第四十四章 李信的路(1 / 2)

劉小邦、阿房、李信、公輸老爺子以及盧綰一行人剛到沛縣門口,立刻迎來一群人的圍堵。隻是讓劉小邦鬱悶的是,這些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是說是他的父母,也都是一個個陌生人。幸虧劉小邦提前打過盧綰的招呼,有著盧綰在中間調和,也是沒有出現太大的錯誤。

“劉大人!這裏就是我們今後要呆著的地方嗎?說實話,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不靠譜,這裏有多少兵給我帶?我這個縣尉,不管怎麼說也是帶過二十萬大軍的元帥,不給幾百個兵帶,實在是對不起我的身份啊!”李信看著破敗的城牆一陣無語,當初他帶兵打仗的時候,也是沒少經過這裏,可是從來都是對於這樣的小城不屑一顧,沒想到以後就這樣在這裏窩著,實在是有些窩囊。

“李信啊!你少跟我吹牛了!帶兵二十萬是沒錯,可是第一次帶這麼多兵,卻是打了一個大敗仗,一直以來不都是你的痛嗎?怎麼也可以拿出來說了?”劉小邦對於李信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性格,倒是大加讚賞,能將這種事情拿出來說,就說明李信已經真的都放下了。

“嘿!嘿!與劉大人相處這麼久,我自然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人不能總活在過去不是,以前的我或許是真的托大了!將來,我李信就不是隻能領到二十萬兵的將軍,而是一位真正能夠帶軍打仗的元帥,不管多少兵在我的手中,就能發揮出更大的戰鬥力!”李信一笑,經過這麼多天的思考,他自然明白自己欠缺的東西,那就是一個完全調度軍隊的力量,在上千與上萬隊員的差別,二十萬大軍又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李信的上次戰敗縱然有客觀因素在裏麵,可是主管裏麵依然有著很大的失誤,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帶兵不利,不然的話二十萬大軍不會被別人窮追猛打。那個時候的李信才明白,自己是一個統籌全局的元帥,而不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將軍與元帥的差距可不是一心半點。

“好!有你這一句話,我就放心了,將來我敢保證,你一定可以帶更多的兵,隻是在這之前,你必須將你的兵法在研究透徹一些!我相信你是一個很好地元帥,隻是僅僅憑借那些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劉小邦對於李信的話非常認同,隻是有一點他卻是明白,李信帶兵打仗完全靠著自己積累的經驗,可是當軍團作戰,以前的小打小鬧完全不夠看,他必須補充他的大局觀。

“額!這些事情,我們以後再說,說實話看著那些竹簡,我的頭就疼,尤其是那些字,歪歪扭扭,真的是非常受不了!”李信一聽劉小邦的話,頓時臉就垮了下來,實在是他受不了那些蚯蚓一般的字,一提到看書的話,就一陣腦仁疼,甚至好多字,那是字認識他,他不認識字。

劉小邦一翻白眼,每一次與李信說到這些,李信總是顧左右而言他,隻是有一點劉小邦卻是極為認同,現在六國都有語言,即便是秦國字也是太繁複,再加上刻在竹簡上,那更加難以目睹。劉小邦此時也是眼前一亮,這個時代的造紙術簡直粗劣不堪,造出的都是一些羊皮紙,看來有必要改良一下造紙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