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李景隆也是舍了老本,一下子就帶來了五十萬大軍沿途還不斷收攏耿炳文的殘兵,一路所向披靡進駐河間府,單單是大營就有數十裏,聲威打到了最頂峰。
在北麵,吳高、耿獻也相繼進駐永平,對朱棣所部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可以說現在朱棣的靖難行動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急時刻。
朱棣也好幾次找來大家想辦法要破解目前的局勢,文朔每次都是不說話靜靜的聽著其他人發表意見。現在他也感到很為難,南軍五十萬大軍,而燕王連十萬人都沒有,還要兼顧南北兩個方向上的敵人,單就兵力來說就是處在劣勢,要是不想個好點的辦法還真的就危險了。
不過今天的文朔顯然好像是胸有成竹的樣子,還不等朱棣說話就上前一步說道:
“殿下,三保有破敵之策。”
大家都是吃驚,看著文朔不知道他要說出什麼好主意來,朱棣一聽有辦法了,趕忙從椅子上站起來問道:
“三保,有什麼辦法趕快說說。”
文朔四下看看,來到朱棣身邊壓低聲音在朱棣耳朵邊說了什麼。聽完文朔的話,朱棣轉過頭看著文朔有點不相信的問道:
“這樣真的行嗎?你有多大把握?”
文朔一拍胸脯說道:
“殿下放心,十二分的把握三保不敢說,但是十分的把握還是有的,隻要殿下按照三保說的行事,三保保證殿下會馬到功成。”
見他說的這麼有把握,朱棣點點頭當下開始分派任務。
命令道衍協同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死守燕京北平,隻許守不許出戰,自己親率三萬大軍出北平解永平之危。
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決定,朱能首先站出來說道:
“殿下萬金之軀,怎麼可以冒這麼大的風險!”
張玉也在一旁說道:
“是啊,要是在殿下出北平的時候,李景隆所部北上圍困北平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朱能一看大家都這麼說也上前說道:
“是啊,殿下帶三萬人走,北平就隻有不到七萬人了,要是李景隆這個匹夫前來圍困北平,不要說出戰了就是堅守也受不住啊!要是北平丟了,咱們大家不就都完蛋了?”
文朔笑笑緩聲說道:
“各位將軍,你們的意思三保明白,但是各位想過沒有,李景隆因為殿下在北平一時無事不敢來圍困燕京的。那隻有我們去攻打他的五十萬大軍,那勝算又有多大?但是現在殿下離開了燕京,李景隆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圍困燕京,這樣在殿下破解了北麵的吳高和耿獻之後回師裏應外合就可以一舉擊破李景隆的軍隊了。”
朱棣也點點頭說道:
“三保說的不錯,李景隆原本就是個花花公子,叫他操練人馬也許是個好手,但是要是叫他來管理這五十萬大軍,哼哼……不是本王小看他,他還嫩呢。”
文朔緊跟著說道:
“是,據探馬回報李部現在內部的軍令傳達都是個問題,很多時候李景隆的命令根本得不到執行。還有現在已經到了秋季,這五十萬大軍基本上都是南方人,很多人因為不適應北方的氣候都已經生病了。匆忙組織起來的這麼多人,吃飯都是問題,南方的糧草不能很及時的運到軍中。這些都是李景隆部所忽視了的問題。”
朱棣笑著說道:
“是啊,三保說的不錯。從耿炳文戰敗到李景隆掛帥才幾天的時間,他就匆匆忙忙的來到了真定府,可見他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他一定是急切的希望打敗本王。這樣不正好是給了本王機會嗎?
所以大家就不要再多說了,就按照計劃行事!另外,高熾本王警告你萬不可出戰,要是李景隆打來,你就給本王守住北平就是了。不許出戰!明白嗎?”
眾將官轟然應命。
三萬精兵在朱棣的率領下,一路出東平門殺奔永平。
在永平的吳高耿獻知道這個消息後竟然直接棄城而逃,甚至連朱棣大軍的影子都沒有看到,一路就逃回了山海關。
朱棣帶領大軍一路疾行,吳高耿獻等人俱是草木皆兵不敢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