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夥人麵前,就看到文朔橫眉立目的看著眼前的這些倭人大聲說道:
“這些倭人多次洗掠我們比目國,我們比目國以和這樣的草寇同為使節感到羞恥!?說完就要拔刀,身後的韻淑拉著他大聲說道:
“殿下,現在是在大明的國土上,我們要克製。”
文朔好像才明白過來的樣子轉身衝著前來迎接的明朝官員說道:
“不好意思,咱們比目國多次受到倭寇的襲擾,我們對於倭人是見一個殺一個的,所以手下人見到倭人就要動手還請上邦大員見諒。”
那邊的倭國使團的人被打了,也是感覺丟了麵子紛紛抽出兵刃就上前要和比目國的人拚命。
前來迎接的大明官員總算是好說歹說把這兩夥人分開,然後分成兩撥帶著這些人去皇宮拜見建文帝了。
為了不讓兩國使節再生什麼事端,就連驛館的安排也叫大明的官員很是傷腦筋,不過因為京城有的是地方也到沒費什麼勁就把兩國使節安排的妥妥當當,距離當然是越遠越好了。
文朔故意和曹國公李景隆走的很近,問道:
“上官,我在福州上岸的時候聽人說現在天朝正在打仗,並且朝廷很是為這事傷腦筋,但是我看現在天朝的帝都也是一片繁華根本就不像是打仗的樣子啊,難道說傳說不準嗎?”
兩個國家的使臣同時來到京城,這種事情在洪武年間的時候就不曾發生過,現在竟然是發生了,當然是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很大興趣,尤其是看到倭國人長得矮小粗胖更是在一旁指指點點,但是看到比目國的人倒是和明人差不多,就連服飾也是驚人的相似,無形之中就已經對這個比目國產生了好感。
曹國公李景隆現在也是知道人家是使節,自己不能太過怠慢但是提到戰亂就像是提到了自己的心痛,隻好是打著哈哈說道:
“不會不會,在我們的北麵確實是有藩王造反,當然之前朝廷是多次給他機會,誰想到燕王竟然是毫不領情,把皇帝的仁慈當做了懼怕,這不陛下震怒,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聽到好消息的。”
文朔仔細的看著說話的李景隆,發覺他對於燕王的叛亂還是不報什麼希望的,由此可見在朝中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也難為朱棣了,打了幾年了最多還隻是打到濟南城,根本就沒有對帝都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在京城還是有很多人對於這場戰爭沒有一個全麵的認識,看來自己之前在京城的所作所為還是合適的,要不是錦衣衛大肆在京城搜捕,自己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辦法來混進京城啊,不過這樣也好,自己就更有機會接觸到朝廷的上層官員了,很多時候就有比在下麵運作好很多。
看李景隆說完,文朔趕忙是點頭說道:
“是是是,天朝雄兵百萬,區區一個王爺造反怎麼是朝廷中樞的對手呢?簡直就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李景隆點點頭沒說話,不過看文朔的眼神完全就不一樣了,好像是重新認識文朔一樣。
南京
皇城
建文帝設宴款待兩國的使臣,以前的時候看到自己的皇爺爺朱元璋在那些番邦使臣麵前都是高傲的很,但是自己家就是拿不出那種感覺,尤其是看到來自倭國的使臣更是叫他倒胃口,人怎麼能弄成這個樣子。
月代頭,光禿禿的一大片頭頂刮的泛著青光比廟裏的和尚還要亮,眉毛被剃掉了隻有兩個黑點在原來眉毛的地方,在嘴唇上還有一小撮胡子,感覺就像是一大塊鼻涕沒擦幹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