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絞刑(2 / 2)

“現在我們可以好好的招待我們的客人了!”文朔點點頭說道。

他向前走了幾步朝著桑托斯問道:

“我聽說就是你襲擊了我們前往教廷的船對不對?”

這個時候桑托斯知道自己是難逃一死了,也就不再做作了。再說了自己是海盜自己做過的事情難道自己不說人家就不知道了嗎?隨即點點頭強打精神說道:

“當然,就是我做的!”

“哈~,還挺有骨氣的!”文朔冷笑一聲沒再說話往後退了幾步。

“大人!我要為死去的朱軍門和眾兄弟報仇!”戚寧忍不住了上前抱拳說道。

文朔點點頭:

“當然,我知道你先退下。”

戚寧還想說什麼,但是看到文朔堅毅的目光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也是沒有用了隻好後退幾步回歸本隊。

“來人啊,咱們就按照歐洲的傳統來處置海盜吧,再怎麼說也要入鄉隨俗不是?”文朔揮揮手說道。

文朔知道在中世紀的時候在整個基督世界把人除以絞刑絕對是一種非常可怕非常恥辱的死法。

因為在基督教的教義裏,吊死是一件非常卑鄙可恥的事情。按照《新約•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的門徒猶大為了三十塊的賞金出賣了耶穌。可是看到耶穌被頂罪判刑的時候他又覺得很後悔。

‘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

他們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幹。你自己承當吧。

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裏,出去吊死了’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當基督教在歐洲普及以後,各個信奉基督教的王國在法律裏都將把人懸吊處死作為最重的死刑種類。被吊死的人是不準收屍的,屍體要一直懸掛在絞架上任憑風吹雨打雪積冰凍。直到需要執行新的絞刑的時候或者是屍體完全腐爛脫落才會被收拾扔到專門的亂墳崗。

按照基督徒的看法,受刑者不僅是被剝奪了今生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將如同猶大那樣永遠無法得到寬恕直墜地獄永無生路。

這和明朝時期的中國不同,因為中國人講究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損。保持身體的完整才是尊重祖先父母之道,所以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在中國絞刑成為了比較輕可以接受的處死方式。

很顯然桑托斯他們盡管是海盜但依舊是脫離不了基督徒的影子,在他們的潛意識裏還是認為絞刑絕對是恥辱的死法。

為了叫艦隊的人認識到中外有別,文朔還非常仔細的給大家講述了歐洲人的傳統風俗,當著這些海盜的麵文朔侃侃而談從基督到猶大甚至是連地獄的事情都講述了半天。不過沒有人覺得意外,畢竟現在自家的大人還是那個蠻夷的那個什麼教宗冊封的大東方區主教不是嗎?知道一些蠻夷的事情也是正常不過的。

但是當大家聽說原來在這裏絞刑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之後所有人都開始叫喊著要求把這些海盜處以絞刑了,因為能夠叫他們下地獄這是每個人的想法。看來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對於地獄的理解都是一樣的。

所以很快,這些海盜的下場就定下來了——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