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激勵篇(11)(1 / 3)

男孩很困惑,接著追問:“那麼,迪士尼先生,你到底都做些什麼啊?”

華特笑了笑,回答說:“有時我把自己當作一隻小蜜蜂,從片廠一角飛到另一角,搜集花粉,給每個人打打氣,我猜,這就是我的工作。”

在童言童語之間,一個管理者的角色不言而喻。不過。一個團隊管理者不隻是會替人打氣的小蜜蜂,還是團隊中的靈魂人物。他應該做到五件事:選擇適當人才;厘清團隊目標與方向;厘清成員的權責;取得適當資源支持團隊,有效指引成員找到方法;有能力去追蹤或審視團隊的績效,帶領執行計劃,激發團隊的成就。做到了這些,員工們就會死心塌地跟著你打拚,這樣還會怕沒有工作業績嗎?與自己萬事親曆親為相比,哪個更好呢?

在童言童語之間,一個管理者的角色不言而喻。不過,一個團隊管理者不隻是會替人打氣的小蜜蜂,還是團隊中的靈魂人物。他應該做到五件事:選擇適當人才;厘清團隊目標與方向;厘清成員的權責;取得適當資源支持團隊,有效指引成員找到方法;有能力去追蹤或審視團隊的績效,帶領執行計劃,激發團隊的成就。做到了這些,員工們就會死心塌地跟著你打拚,這樣還會怕沒有工作業績嗎?與自己萬事親曆親為相比,哪個更好呢?

【啟示】

學校工作紛繁複雜,校長切忌事必躬親,要給予教職員工充分的信任,讓員工去做具體工作,自己隻做領導、協調等方麵工作。隻有這樣,才能把握大局,提高學校工作的效率,提升辦學層次。

43、馬蠅效應

【小故事】

1860年大選結束後幾個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銀行家看見參議員薩蒙·蔡思從林肯的辦公室走出來,就對林肯說:“你不要將此人選入你的內閣。”林肯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巴恩答:“因為他認為他比你偉大得多。”“哦,”林肯說,“你還知道有誰認為自己比我要偉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說,“不過,你為什麼這樣問?”林肯回答:“因為我要把他們全都收入我的內閣。”

事實證明,這位銀行家的話是有根據的,蔡思的確是個狂妄十足的家夥。不過,蔡思也的確是個大能人,林肯十分器重他,任命他為財政部長,並盡力與他減少摩擦。蔡思狂熱地追求最高領導權,而且嫉妒心極重。他本想入主白宮,卻被林肯“擠”了,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想當國務卿。林肯卻任命了西華德。他隻好坐第三把交椅,因而懷恨在心,激憤難已。

後來,目睹過蔡思種種形狀、並搜集了很多資料的《紐約時報》主編亨利·雷蒙特拜訪林肯的時候,特地告訴他蔡思正在狂熱地上躥下跳,謀求總統職位。林肯以他那特有的幽默神情講道:“雷蒙特。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麼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馬蠅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場犁玉米地,我吆馬,他扶犁。這匹馬很懶,但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裏跑得飛快,連我這雙長腿都差點跟不上。到了地頭,我發現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身上,於是我就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麼要打掉它。我回答說,我不忍心讓這匹馬那樣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正是這家夥才使得馬跑起來的嘛!’”然後,林肯意味深長地說:“如果現在有一隻叫‘總統欲’的馬蠅正叮著蔡先生,那麼隻要它能使蔡思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基本概念】

馬蠅效應,由美國總統林肯提出,是指再懶惰的馬,隻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也就是說,出色的領導,都深諳激勵之術,不論怎樣的員工,隻要領導者的激勵方法得當,都能很好的調動其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