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卷首語

作者:周鴻雁

有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說的是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他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每頓飯都是幾十人一起在飯廳用餐。有一次,他想和大家開個玩笑,在家人就餐前乘人不注意,偷偷藏進了飯廳的一個櫃子裏,想象著大家到處找不到他,最後自己從櫃子裏跳出來的場景。可是他很快就發現根本就沒有人發現他不在。自己出來吧,又不好意思,隻好等到幾十個人用完餐散去,他才怏怏地爬出來吃剩下的飯菜。英若誠從中得到的教訓就是,永遠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否則最後尷尬失望的是自己。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這是一種口語化的表述,卻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嚴肅的忠告,其中隱含了諸多的前提和告誡。

把自己太當回事,就是錯誤地把自我當作世界的中心。然而我們生活在各種關係中,這世界是你的世界,同時也是別人的世界,你的世界又不可能完全是別人的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如同地球和月亮不可能隻圍繞著某個人轉一樣,其他的人也不可能隻以某個人為中心生活。

把自己太當回事,有時會表現為自私自利,在各種利益關係中絞盡腦汁,遊走算計,爭權奪利,甚至不惜越過道德良心的底線,直接侵占他人利益或以犧牲他人利益以滿足一己之私;把自己太當回事,有時會表現為驕傲自大,自以為了不起,處處以重要人物自居,在態度上傲慢無禮,以為沒有自己地球就會停止轉動;把自己太當回事,有時還會表現為恐懼怯懦,害怕這個世界處處對己不利,整日杯弓蛇影、戰戰兢兢,甚至把自己裝進套子裏……

對於任何人來講,自私自利、驕傲自大、恐懼怯懦都隻會導致各種關係的處理不當,其結果是要麼傷害別人,要麼傷害自己。

反之,不把自己太當回事,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態度,是對社會和人生的一種領悟和超脫,蘊含了公平、寬恕、謙遜、勇敢、坦然、大度等可貴品質,也是一個人活得自在、成功的必要前提。不把自己太當回事,才會把目光從自己身上分離出來看整個世界,才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才會不失偏頗地冷靜觀察和對待自己與他人的優勢與不足,才會認識到人生的磨難不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從而勇敢地接受來自四麵八方的各種可能的衝擊和影響……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這句人生箴言被人們廣泛戲說著,但一個人真正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一番修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