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製造”:高富帥的逆襲?(1 / 3)

“美國製造”:高富帥的逆襲?

特寫

作者:Jennifer Wang

美國的三家服裝企業American Giant、Flint and Tinder和Trunk Club,分別生產出了“史上最好的帽衫”、Kickstarter上最受歡迎的服裝類項目以及“世界上最舒適的褲子”。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堅持將生產線放在美國本土。對它們來說,這是一場“美國製造”運動——它象征著現代化生產與更理想化的供應鏈管理。

“史上最好的帽衫”出自美國本土

花費了8個月的時間,在線服裝企業American Giant的CEO Bayard Winthrop才決定了自己的品牌服裝的設計風格。他從零開始,找來了前蘋果的工業設計師Philipe Manoux作為他的創意總監。之後,又請來了世界知名的服裝設計師Steve Mootoo,對服裝進行重新設計。

他對旗下的服裝做出了一係列的改進:全新的手肘設計、雙層麵料的風帽、經過精確計算的袖長、精選的麵料,希望給穿著者提供幹爽的感覺。

Winthrop表示:“我並不指望消費者能夠了解所有的新設計。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立刻感覺到我們服裝的高質量。”他指出,American Giant的普通帽衫售價為69美元,配備拉鎖的帽衫售價為79美元。

American Giant服裝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承諾,無論公司的規模擴大多少,它都將堅持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這個政策歸功於直接麵向消費者的商業模式。

Winthrop指出:“當我們希望購買‘美國製造’的商品的時候,通常要忍受其高昂的價格。如果你不想花費這麼多錢,那麼你購買到的商品,就很可能質量很差。”

而Winthrop希望American Giant幫助消費者解決這個問題。它使用的都是精選的高質量原料,並且產品的價格都極具有競爭力。他表示:“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商品,因此我們掀起了一場革命。”

Winthrop開著他多年前購買的一輛豐田皮卡,來到了一家名為SFO Apparel的生產商的辦公地。一直以來,SFO Apparel都是American Giant的合作夥伴,負責生產該品牌的男士服裝。這家工廠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Brisbane,從American Giant的辦公室開車來到這裏隻需15分鍾。在路上,我們與Winthrop進行了愉快的對話。

Winthrop告訴我們,SF Apparel的其他客戶還包括運動服裝企業Under Armour和Tyr。SF Apparel的擁有者Peter Mou是一個十分樂觀的人,這家企業還有著完善的設施和手藝精湛的工人。這家工廠的工人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的中年婦女,她們都能夠十分熟練地操作縫紉機等設備,這使得SF Apparel能夠生產各種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服裝。

大約三年前,Winthrop曾與多家服裝生產廠家進行了接觸。通過與這些廠家的接觸,他意識到,消費者開始越來越重視“美國製造”的產品。除此之外,他還發現,消費者(尤其是男性消費者)開始越來越多地在網上進行購物。於是,Winthrop開始了他的實驗。

Winthrop創立了American Giant。隨後,他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在美國本土找到生產商。

現在來看,American Giant似乎從來不會擔心銷量問題。但是事實上,直到今年5月,它才開始有了大規模的訂單。2012年12月,Slate的專欄記者Farhad Manjoo寫了一篇介紹American Giant的文章,稱它生產出了“史上最好的帽衫”。

在回憶那段時間的時候,Winthrop表示:“這個故事突然間像是病毒一樣在消費者中蔓延。僅僅36個小時之內,我們的銷售額達到了60萬美元,我們所有的庫存都銷售出去了。我在給電商部門的同事打電話時,他們告訴我,在短短30秒內,我們就收到了75個訂單。從那開始,我們的銷售一路上漲。僅僅一周之前,我們還在擔心自己購買了過多的原料。”

全球投資機構NEA的合夥人Patrick Chung認為,American Giant的火熱,正是“美國製造運動”的一個表現。他表示:“在成本的壓力下,美國人曾將服裝生產外包到海外,使得美國本土的生產商規模都很小。但是,由於技術的進步,這個格局出現了變化。創新者們除了關注設計之外,還開始關注於控製生產環節。”

而選擇開創男裝品牌,也是Winthrop成功的因素之一。男裝品牌J. Hilburn公司的聯合創始人Hil Davis表示,“男裝市場正在快速成長。而我們也隻是看到了這個趨勢的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企業而已。”在過去六年中,J.Hilburn獲得了超過10萬名消費者,年營收達到了5500萬美元,而退貨率也僅僅為5%。

然而Davis卻認為“美國製造運動”也有著局限性,尤其是美國服裝製造產業較為薄弱的供應鏈,以及熟練工人的缺乏。Davis表示:“我們也曾經進行過本土生產的嚐試,但是產量僅僅為每月7000件T恤,而我們的需求量為每月15000件T恤。美國本土沒有足夠的工廠、工人和設備。如果沒有人願意對服裝生產環節進行大規模投資,這場運動就不會繼續維持下去。”

去年12月,在American Giant將全部庫存銷售完畢後,Winthrop深深感到自己應該打造一個供應鏈,以保證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產品以供銷售。盡管此前沒有人進行過這樣的工作,但是他仍然充滿信心。

Winthrop表示:“人們對於美國製造業的能力有所誤解。我們總會忘記一個事實,從輸出的角度上看,美國的製造業仍然處於世界第一。中國製造業的特點是設備陳舊,但是勞動力眾多。而美國製造業則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