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隱居者(2 / 2)

在灌嬰看來,這次出征根本就是前來撿功勞的。

事實上,劉邦安排灌嬰出征,也的確是存了給灌嬰送功勞的心思,從沛縣起兵開始便追隨劉邦的舊部有不少,可要說誰最得劉邦信任,絕對非灌嬰莫屬,從根本上講,灌嬰就是劉邦的頭號心腹,所以,這種手到擒來的戰功,劉邦不送灌嬰還能送誰?

當然,劉邦之所以派灌嬰領兵出征,還有另外一個秘而不宣的原因!

倏忽之間,前方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灌嬰微微睜睜,隻見一騎飛騎正從前方飛奔而來,堪堪到了灌嬰戰車跟前始才勒馬止步,馬背上的騎兵先向灌嬰揖了一揖,然後才大聲稟報道:“將軍,斥候隊在山道上又發現了十餘名落單的楚軍潰兵。”

灌嬰點了點頭,問道:“拷問結果如何?楚軍潰兵往什麼方向去了?”

斥候騎兵恭敬地回答道:“回稟將軍,楚軍的大隊潰兵已經往西去了。”

“還往西去?”

灌嬰又道,“再往西是什麼地界?”

斥候騎兵道:“將軍,再往西二十裏,就是曲陽縣城了。”

“曲陽縣城?”

灌嬰敲了敲戰車車轅,旋即回頭下令道,“傳令,加快行軍速度,今天中午之前務必趕到曲陽縣。”

在壽春大獄裏,項莊見到了武涉。

武涉曾是項羽麾下的重要謀士,隻是後來項羽中了陳平的反間計,對麾下文臣武將大加猜忌,武涉正是在那時候被項羽貶到壽春來當縣令的,而當時的項莊,和武涉並沒有多少接觸。

但是項莊明白現在楚國已是絕境,他們必須要抱成一團。

韓信在濰水打敗楚國大將龍且後,項羽曾派武涉遊說韓信自立,與漢、楚三分天下,不過最終遭到了韓信的拒絕,但是武涉能被項羽派去遊說韓信,可見他的口才是很不錯的,至於他的謀略如何,項莊倒是不十分清純。

兩人見了禮,武涉幽聲問道:“三將軍,大王他還好嗎?”

項莊默然,好半晌後才歎道:“先生,大王他隻怕是凶多吉少了!”

周殷叛楚,武涉居然慘遭囚禁,足見他的心還是向著楚國的,所以有些事情也就不必瞞他了,再說也瞞不住,隻要曆史不出現太大的偏差,那麼楚軍兵敗垓下,項羽自刎烏江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天下了。

“啊!?”

武涉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

項莊又將楚軍兵敗垓下以及後續的情形從頭到尾說了,武涉聽了半晌無語,顯然,他一時間很難接受這樣的變故。項羽生死未卜,數十萬楚國大軍而今隻剩三千潰兵,這豈不是說楚國氣數已盡,這天下馬上就要姓劉了?

看到武涉如此的失魂落魄,項莊不禁大為失望。

看來武涉僅僅隻是個辯士,而不是個合格的謀士。

作為謀士,最基本的素養就是冷靜,雖泰山壓頂而不色變,隻有做到這點,才能透過錯綜複雜的表象,發現事物的本相,譬如範增、張良、陳平三人,就是極為優秀的謀士,隻可惜範增已死,張良、陳平卻是劉邦的左臂右膀。

武涉很快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態,當下向項莊告罪道:“上將軍見諒,在下驟聞如此噩耗,已然亂了心智了。”說此一頓,武涉又道,“而且在下智質平庸,除了稍具辯才,實在不堪大用,不過在下知道城北有一隱士,可為上將軍出謀劃策。”

“隱士?”

項莊不以為然道,“先生可知這位隱士的姓名?”

“此人姓名不詳。”

武涉搖了搖頭,又道,“不過在下曾數次與其談論兵法,此人在兵法上頗有獨到見解,在下自愧不如。”說此一頓,武涉又道,“還有,在下曾於其案頭看到從未曾傳世的《尉繚子》第32篇,因此在下懷疑他很可能就是故秦太尉,尉繚!”

“你說什麼,故秦大尉,尉,尉繚!?”

項莊聞言霍然起立,滿臉震驚。

要知道尉繚可是與孫武、吳起齊名的大兵法家!

在秦國的曆史上,尉繚更是與衛鞅齊名的大才,衛鞅入秦,給秦國帶去了逆天的耕戰體係,而尉繚入秦,則給秦國帶去了掃滅六國的恢弘戰略!這兩個人,可都是青史留名的戰略大師!

“荊遷,高初!”

項莊霍然回頭,厲聲大喝道,“趕緊備車,快!”

尉繚的年齡與秦始皇大致相當,如果當真活著,現在也就六十多歲的樣子,沒準武涉所說的這個人還真就是尉繚,這一刻,項莊又何止是急切?

他已經看到了,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