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屆中阿經貿論壇綻開新花(1 / 2)

一線傳真

作者:寧夏自治區黨委外宣辦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0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簡稱“寧洽會暨首屆中阿經貿論壇”)於2010年9月26日至30日在寧夏銀川成功舉辦。“寧洽會暨首屆中阿經貿論壇”是集論壇研討、商品展覽、經貿交流、招商引資為一體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會議。共有66個國家、地區和國際機構及24個中央部委、31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923家國內外企業參會參展。其中來自阿盟成員國的嘉賓419位,覆蓋阿盟20個國家。此次盛會規模大,人數多,層次高,影響廣,凝聚了旺盛人氣,營造了熱烈氛圍,凸顯了會展品牌,有力推進了寧夏的對外開放、交流和國際合作,拓寬了與國外特別是阿盟國家溝通聯係的渠道,展示了寧夏良好形象。

凸顯主題

來自國內外的350多名政界、商界和學界代表圍繞“合作、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分析了中阿經貿合作麵臨的機遇,明晰了中阿經貿合作的發展方向,展望了中阿經貿合作的燦爛遠景。會議期間,先後召開了中阿聯合商會第七屆理事會、中阿投資貿易便利化與進出口貿易發展前景分會、中阿基礎設施投融資與建設分會、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合作洽談會、人口與發展國際研討會等多場會議。舉辦了第三屆中國穆斯林企業家(銀川)峰會、第三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第二屆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業評選等係列活動。這些會議和活動的成功舉辦,有力地促進了我區與阿盟等世界各國和地區在經貿、投資、人才等領域的合作,極大地宣傳了寧夏,為寧夏今後的深入開放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用好“名片”

寧夏曆史悠久,人文薈萃。長期以來,以回族優秀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不斷交融傳承,為寧夏留下了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和風景名勝,使寧夏成為中國西北地區極具旅遊發展潛力的省份之一。寧夏作為中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區,與阿拉伯國家人民信仰相同,文化習俗相近,具有地緣、人緣、情緣關係。

此次活動,我們著力用好“寧夏回族自治區”這張名片,集中展示寧夏優秀回族文化、獨特的合作優勢、良好的發展環境。由寧夏自治區政府組團分赴阿盟各國開展推介和邀請工作,邀請“中阿合作論壇”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代表團、約旦新聞代表團赴寧考察。阿拉伯國家代表團團長、也門外交部長艾布·貝克爾·阿卜杜拉·科爾比說:“在去納家戶清真寺的路上,我看到了和中國其他地區一樣的進步和發展,寬敞的路,高聳的樓,都讓人感到寧夏發展很快。寧夏穆斯林和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信仰一致,我相信這種關係對促進中阿交流和合作的影響是積極的。”敘利亞媒體的記者們高度評價了我國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製度,認為少數民族特別是穆斯林的政治、宗教、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麵的權利得到了切實有效的保障。

互利共贏

中國與阿盟經貿往來曆史久遠,近年來,合作層次不斷提升,經貿往來更加密切,阿拉伯國家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目前,寧夏有近20種商品出口到阿盟國家,貿易額逐年增加,僅2008年對阿聯酋的出口額就達3000萬美元。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借助這一平台,全麵展示寧夏的資源稟賦、產業體係、發展優勢,介紹中國和阿盟在投資貿易、市場準入、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旅遊文化產業合作等方麵的情況,精心籌劃了省市特色館、清真食品館、穆斯林用品館、阿拉伯館、國際交流館、台灣館、綜合產品館、區域合作館、穆斯林書畫展、寧夏婦女手工藝品展等9個展館,1589個標準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