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南海遺珠(下)(1 / 2)

如果按照曆史的發展,納土納群島在張傑緒死後,將很快為荷蘭人竊居,而在一海之隔的蘭芳共和國,也在向我大清求援無果之後,在大清的默許甚至縱容下,倒在了葡萄牙殖民者的槍下。甚至直到百多年後,海外的同胞們非但不能從母邦得到絲毫的聲援,反而會還以一聲“他們早已入了他國國籍,我們不能幹預他國內政的”冰冷的回音,從而繼續蒙受異族人野蠻和粗暴的淩壓。

更有甚者,我們的天朝,甚至會在海外的同胞遭受無盡的屈辱之後,還會謅媚的送上一紙十億的援助。

同胞的血,猶在流,兄弟們的傷,遠未愈。可是,就算作為穿越者,趙文禮仍是如此的無助。

因為按照穿越者的原計劃,納土納群島根本不在自己的布局之內,就算是自己再發展十年,隻怕也是對這裏有心無力。因為以目前的航海水平,他們也隻敢沿著海岸和阿留申群島摸索前行。直接橫穿太平洋的舉動,他們不敢,也犧牲不起。

可是,真的就放任這群同胞們在這裏自生自滅?想到這裏,他突然心中略有所動。

“這裏,也是我華夏的一分子,這裏,是我炎黃子孫遺落在廣闊的南海中的一顆遺珠,我代表我本人,代表無數正遭受異族屠戮的同胞們,向張先生表示感謝了。”隨即,衷心的一個深鞠躬,又讓張傑緒一陣莫名的激動。

“相信我,滿清朝廷絕對不會是你們的靠山,所以,我懇求各位,切忌斷了要求朝廷冊封的念頭。”趙文禮真誠地望著張傑緒,一時讓張傑緒陷入了沉默。

其實又豈止張傑緒,華人,無論離開故土多遠,心中念頭的還是家中父老的承認,還是想要得到母邦政府的認可。可是,母邦的朝廷又真的敢真的願意承認他們的存在?所謂的母邦朝廷,隻怕不在他們傷口上撒鹽就夠了。

想當初,英國人隻憑一紙私掠證就將大半個地球圈為他們的殖民地,而我們的朝廷呢,他連給我們那些流落異邦的同胞們一個大義名份都舍不得,反而會一門心思的以為,那些人是背祖忘宗的叛徒——其實,若非為生活所迫,除了極少數犯賤的人們,又有誰願意背井離鄉?

“所以,諸位想要在這亂世生存下去,唯有不斷的壯大自己,這座島嶼麵積不小,橫近兩百裏,豎近四百裏地,除了極少數山區之外,大多是適於耕種的平原,又處於熱帶,四季如春,隻有大家勤勞肯幹,養上幾百萬人不是問題。”趙文禮腦海中飛速的回憶著劉宇等曆史專家們給自己惡補的地理和曆史常識,詳細的向張傑緒分解自己的見解。

後世的香港,加上填海造地不過一千平方公裏土地,卻擠滿了近千萬的人,而狹小的新加坡,亦不過不到700平方公裏土地,亦養活了300多萬的人,納土納群島陸地總麵積兩千多平方公裏,還有周邊許多的小島和無邊的海域,隻要善加經營,利用其處於馬來航線的中間的地理優勢好好發揮,隻怕根本沒有後世的新加坡什麼事。

但是,後世人明眼就知道的東西,趙文禮也不知道張傑緒能否看得明白。他隻想把自己知道的盡量都說出來,希望這樣能讓張傑緒及其他的夥伴們少走一些彎路:“這座島地處兩處大海的中間,乃是海上航行的必經之道,亦會是各方國際勢力的必爭之地,張先生若果真有心,此地必將大有可為。”

“先生,請入內詳談,小五,快給先生上茶。”張傑緒等人早就把這裏當作了自己的家園,其實他們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眼前的危機。可是,現在自己人單力薄,就算有點想法也是有心無力,而趙文禮的肺腑之言,句句都擊打在自己的心坎上,如今聽了趙文禮的點撥,竟有豁然開朗之感。此時才發覺自己的失禮,竟陪著客人在野地裏說了大半天,急急的將趙文禮一行人迎入了一處稍顯幹淨的磚房內,被稱作小五的青年男子,麻利的遞上了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