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遍地黃金(1 / 2)

雖然趙文禮什麼都沒有做,但目前來說,這卻是最好的安排。現在共和國初建,什麼都建,但糧食卻是重中之重。要是不讓這些移民們吃飽,隻怕不要美國人打過來,自己內部都會亂掉。

程玉林為首的魏源了二十五個弟子,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分別被派到了不同的部門:有的去了吳越和姚明浩的重工集團,有的去了趙子健的神兵集團,也有的去了木料廠、服裝廠、建築公司,隻有其貌不揚的學子,來自金山大牢的蔣誌毅,一心要跟在劉世傑的身邊。

“有一天,我一定會回去的,”蔣誌毅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

留下這些種子,就是為了讓他們回去,這一點倒讓劉世傑很意外,很痛快的答應道:“很好,給你三年時間,夠不夠,三年不夠,五年,五年後我放你回去,但你要在這裏的五年裏,每天給我好好的幹。”

“一定不負大人厚望。”蔣誌毅很痛快地就答應了。

“但是,我有個條件,”蔣誌毅緊張的看著劉世傑,劉世傑淡淡地說著,“在這些日子裏,我要你教會一百個人學會至少認寫兩千個字,而且,還要培養他們家國天下的理念,你能做到麼?”

蔣誌毅不解地望著劉世傑。

“我們和你們,隔著這麼遠,我們還想著從滿清移民過來,不為別的,因為我們是同一個民族的,美洲不缺人,但他們不是我們自己人。同樣的,美洲人也不把當地人當自己人,所以他們也在移民,要把美洲的人殺光,給他們的白人騰地方。當然,我們不會把當地人殺光,我們隻想把他們融化過來,讓他們也傳承我們中華的文明,而要這樣,必須要讓我們的人口占多數.不隻你要救大清,我們也想要救大清,不是要救大清這個朝廷,而是要救大清下無辜的華夏同胞,炎黃子孫兄弟。我們要做這些,隻是因為,我們是同一個民族,流著同樣的血。我們可以不是一個國家,但我們的文明、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心是一致的。讓這些人有基本的家國意識,是因為我不希望再看到,當異族人入侵的時候,再有本國的無知小民替人家帶路了,你知道嗎?”想起吳越等人和他說起某些小百姓的醜態,劉世傑也是痛心疾首。

蔣誌毅使勁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些什麼,使勁點頭:“我願意。”

可是劉世傑接下來的話又讓蔣誌毅躊躇了:“既然你打算帶這些人,那麼,從今天開始,你就要和這些人吃住在一起,這些人接下來幾個月,都將安排在國營工作工作,你要什麼想法。”

蔣誌毅猶豫了,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讓自己這個讀書人同這些泥腿杆子在一起,這不是太有辱斯文了麼?

“不要急,考慮清楚了再作決定,”劉世傑淺淺笑著,漫不經心的給自己倒了茶水,又倒了一杯給蔣誌毅遞過去。

“謝謝,謝謝,”蔣誌毅惶恐地接過茶水,內心卻是波瀾起伏。

就他知道的滿清的官員土壕,哪怕隻是個小地主,端茶倒水的都自有丫環婢女去做,可這個身為一國最高領導之一的人,居然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學子倒茶水,他的內心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震動,心裏想著,聽說的這些領導人和大家一起光著膀子砍樹修屋、挑土修路的事,看樣子是真的了。

既然人家都不在乎,自己下個地幹活又算什麼,再說,在家裏又不是沒有幹活,要說斯文,自己都跑到這裏來了,還顧那些斯文幹什麼?滿清的官府倒是一直擺著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可滿清還不是在列強的槍炮下簽下了屈辱的條約。

自己還一直以為自己就是大清的人呢,在路上的時候聽這些人一說,原來拖著條豬尾巴根本不是我漢家兒女的衣冠傳統,是不是自己這些人都麻木得遺忘了,原來,這種百無一用的書生,才真正救不了這國的。

隨即鼓足了勇氣道:“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好的。”

“這一百人,由你自己去挑,我可以答應你,五年後,你可以帶他們回去,歸你支配,隻要他們自己願意。”蔣誌毅隨即露出喜色,劉世傑又道,“但是,這五年你一定不能和他們說,我希望他們將全部的心思在這五年內都放在西岸共和國,還有我上麵和你說的話,不能過其它人的耳,你能做到麼?”

能給自己提供條件培養自己的班底,蔣誌毅怎麼可能不答應,連連點頭道:“大人放心,我一定不會和別人說的。”

東方號上此次的乘客中,以望廈村的村民為主,有一千六百餘人。

除此之外,還有歐洲來的四十幾名以帕克為首的船員和船廠工人,以及十幾個歐洲來的一些手工藝者。具有一技之長的都被分派到了各對應的部門,帕克和鄭魁帶來的大嶼山島的原鄭一虎餘部的船員,被分派到了金山市,籌建計劃中的金山造船廠,這些人加上他們的家屬也有一百多號人,張維平能帶著這麼多人走,也算是安了一點心,和王寧有個交待了,不是很滿意的,帶著這些人開著船返回了金山。

鄭一虎的餘部中,亦有幾個火器熟手,則是入了趙子健的神兵集團,更是讓趙子健如虎添翼,喜出望外。

五六十名孤寡老人和還算伶俐的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則分派到了各穿越者充當保姆的角色,另外,還有吳越從鎮海、上海等地,劉宇從北京等地帶來的孤兒,十二歲以下的,都由穿越眾經過短暫商量後,收作了幹兒女,畢竟,這些孩子曾經都是孤兒,沒有家庭的溫暖確實也不利於他們的成長。每個家庭也攤了一個,不過,考慮到自己這些人的年齡,更大的孩子他們不好收人家當幹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