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了海參崴的事情,又給童華東留下了幾百條槍和子彈,喬恩帶領船隊繼續南下。
途經黃海海域的時候,派出了穿越戰士朱偉勝帶著龍歸號前去大小欽島打聽,雖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大家還是希望陳大勇沒事的。陳大勇要是真找不到了,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王小靜。
大洋山島已經引起官府的注意,不能停留,船隊隻能繼續南下,駛入了琉球群島的吐噶喇群島一帶。
早在12世紀的時候,琉球群島就出現了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曾給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達詔諭後,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遂開始向明政府朝貢。從此琉球成為我國的藩屬。
1392年,明太祖有見於琉球對於來華使節海上航行的困難,特賜閩人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三十六姓人家即: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阮、沈、魏、田、王、馬、錢、翁、穆、韓、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移居琉球。
他們不僅給琉球帶去了先進的文化知識,更加深了兩岸的融合。閩人三十六姓中包括‘知書者,授大夫長史,以為朝貢之司;習航海者,授通事,總為指南之備’。可知他們不僅是善於操舟者,且擔任通譯和其他與朝貢有關的事務。他們在琉球定居以後,便成為代表中國長期協助琉球,增進中琉關係的一群代言人。
1429年,中山王尚巴誌征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每一代國王都需要由明王朝政府冊封任命。但明王朝不幹預琉球王國內部事務。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滅亡,尚丹建立第二尚氏王朝。但其國王依然由中央政府冊封。
其後,琉球進入黃金發展的時代,高度發達的商業,廣泛地與內地、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著各種貿易。
1609年(萬曆三十七年),鄰近琉球王國的鹿兒島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派遣樺山久高率領三千士兵侵略琉球,將之劃入島津家版圖。
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長崎代官(相當於市長)村山等安奉德川家康之命,由他的兒子村山秋安率船十三艘,動員二、三千人侵略台灣,這是日本首次大規模的對台用兵。
但是,他的行動被琉球王尚寧偵知,特別派遣通事蔡廛前赴明廷報告。《明實錄》說:“琉球國王中山尚寧遣蔡廛來言,邇間倭寇各島造戰船五百餘隻,欲取雞籠山,恐其流突中國,危害閩海,故特移諮奏報”,如此看來,此時的琉球國王仍然效忠於中央政府的。
1632年,琉球在被薩摩所占島嶼建立館舍,兩國同時派官員管理來往貿易和收稅。此後琉球王國淪為薩摩藩的傀儡政權。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請求冊封。清順治帝封尚質王為琉球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但實際上琉球國是同時向表麵上的清朝與實質的薩摩藩稱臣,與清朝官方的朝貢貿易收入再被實際宗主薩摩藩剝削一次,該藩也是幕府宣布鎖國以後,唯一能以此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私藩
但倭人的貪欲遠不止此,1693年,薩摩藩又強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島。
但是日本人的貪欲遠未滿足,這時候的日本,國土狹小,卻擁有幾千萬的人口,忝為當時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他們自然的將觸觸伸向了外麵,而近在咫尺的琉球,則成了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