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雖然是戰亂和多事的一年,但總體來說,在穿越眾小心翼翼的操縱下,仍然是在穩步發展的。
最大的成績便是,在這個年頭,共和國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移民計劃,如今來自滿清的移民已然達到31萬人,而共和國的國民總人數,已經達到50萬人。
但這仍是遠遠不夠的,共和國現在國民人口數量50萬,實際控製土地將近50萬平方公裏,但美國已經接近1000萬人,控製領土近100萬平方公裏,相比之下,共和國的生存環境,非但沒有變更好,反而變得更艱難了。
因為美國軍隊的暴行,印第這安居民沒有如曆史上那樣選擇馴服,如今,更多的部落選擇了加入西岸共和國,成為了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是,全國總國民人口如此之少,卻要控製如此大的麵積,許多土地隻是名義上屬於共和國,並沒有形成真發的占領和開發,這確實讓新生的共和國十分吃力。
但是,能在美國的舉國侵入之下,仍能苟息尚存,這本來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雖然前麵仍有無數的艱難險阻,但對穿越眾來說,經曆了無數的事之後,前麵的困難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他們心裏,充盈著無數的力量,如今把美國人打回老家,終於能放肆的將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揮灑在這片土地上。
唯獨徐永全有些失望、和失落。
徐永全是一個正直的軍人,對他來說,戰爭就是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對方,象這種通過嘴皮子,甚至借用外國人的力量,博取人家的同情,甚至通過一些恐怖手段去戰勝對方,實在是身為軍人的恥辱。
但他又實在找不出反對這種戰爭方法的理由,以共和國現在的實力,莫說還不具備同美國發生全麵戰爭的能力,就算有了這個能力,傾全國之力去作戰,也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作為共和國軍事方麵的最高領導,卻隻是執行趙文禮、劉世傑、胡家慶這群不算軍中人物的決定,他心裏感到十分的不爽。
他甚至有些感到,自己在這共和國,是不是已經成了多餘的人物了。
陸軍方麵,自然有孫正光全麵負責,在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移民計劃之後,喬恩的海軍練兵計劃也初步完成,在金山造船廠的第一批1000噸級輕型巡洋艦下水後,喬恩也正式的把移民大任交給陳衛東,全身心的投入到共和國的海軍建設中來。
雖然孫正光、喬恩、崔思凱這些老部下,表麵上仍然對他十分尊重,但徐永全知道,這些老部下現在所身體力行的方針準則,已經早不是他教導他們的那些了。
但徐永全才三十五歲,他並不想做個對共和國可有可無的人,思之再三,他終於艱難的提出,自己想要去滿清看看。
滿清現在夠腐敗,夠荒唐,但越是這樣,徐永全越覺得象他這種老兵,就越有義務去幫助那些同胞。而躲在北美偷偷發展,或許隻是一種自私的明哲保身的做法。
他將他的決定通告了趙文禮和劉世傑之後,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同意。
“徐隊長,雖然我們現在的人口基數不小了,現在喬恩又走不開,也確實是需要一個人去那邊把把關了。周亮在南珠、楊金誠在琉球、童華東在海參崴,可都是缺少有力的指導,你要去,可得記著給他們敲敲警鍾。”趙文禮的語氣很是真誠,一點不似作偽。
但徐永全仍是十分的難過,這些老夥伴們,真的這麼希望自己快點離開,真的不希望看到自己在這裏對他們阻手阻腳?
其實徐永全真的是誤會了趙文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