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任何時期的農民起義都莫過於此。所以,隻要稍用心分析一下曆史就會發現,但凡和所有地主階層作對的農民起義,最終的命運都是失敗。
所以稍有眼光的起義者,哪怕隻是出於無奈,他們也不得不先安撫一部分的地主,讓他們為自己所用。至於他們成功之後,還需不需要對這些地主那麼好,那可就全看他們的心情了,不信,請看太祖的發展史。
所以,對於統治階層的壓迫,地主階層其實更害怕農民起義,統治階層也不過要他們的錢罷了,而農民起義不但要他們的錢,還要從肉體上和靈魂上徹底的消滅他們。雖然他們當中,很可以許多人的錢來路不明,甚至還有可能根本就是掠奪的老百姓們的,可其中也有他們勤儉經營的結果不是。
死亡是可怕的,這群老少爺大小姐們,原以為長沙城破後,等待他們的不是淩辱就是死了。雖然想起來可怕,但想想都到個地步了,不願意也沒辦法了。要死,那就閉上眼睛死吧,反正早死早投胎,
可這世上還有一種比死更難受的事情,那就是,生死未卜,更讓他們惶恐。
再說,當他們被押上往南的路途,知道自己不要死了,內心的期望開始又上升了。有小量人看著自己這樣被驅趕,多數是為奴為仆的命運,開始商量著逃跑。
從長沙往南兩三百公裏的路上,已經有數起逃跑的事情發生了。
但等待他們的,是毫無人性的屠殺,而且是當著所有的人的麵,當眾砍頭示眾,他們不得不老實下來。
確實太過殘忍太過於沒有人性。這對於來自後世的王懷亮來說,想起來心裏就是一陣陣絞痛。
倒是劉成這個同時代的人,對這些看得更開。
“王哥,要是不震服這些人,那要讓他們動了念頭,隻怕最後死的是我們啊。雖然要讓他們死上幾個人,但總比他們落在太平軍上的命運,好上太多了。”
聽到這些,王懷亮的心情才稍有了一些平靜。
許是接受了這種為人奴役的命運,也或許是真的那血淋淋的鮮血讓他們怕了,這一路上,倒是平靜無事的一直上了大船,王懷亮以為,自己的任務就要完成一大半了。
“他們,這是要把我們賣豬仔嗎?”恐慌的情緒,象瘟疫一般,開始飛速的在兩艘海船上傳播。
這個時候,雖然有不少遠赴海外謀生的兩廣福建百姓。但對於來自長沙的富戶豪紳子弟來說,也不是孤陋寡聞之輩,自從國門打開之後,也有不少西洋鬼子到中原拐賣人品,到異域去為奴為仆,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是沒有聽過。
當初以為就這麼死了,也就認命,但如今一旦發現不要死了,又想到,曾經養尊處優的他們,卻要發落異落去給人做奴隸,這讓心氣頗高的他們,怎麼能接受得了。
而且,聽說那異域都是茹毛飲血的野人,聽說還有吃人的慘劇發生。一想起這些,人們就不由覺得毛骨栗然,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慌亂和躁動很快的在船上漫延。
更有甚的是,不甘於死在異域他鄉,成為番邦野人腹中之食的幾個老人,甚至掙脫了守護的看守,決絕的跳下了海。
好在立即有人跳下海將他們救上來,才沒有釀成大禍。
王懷亮登時也慌了,他穿越前也不過是個小兵,就因為學習不好,又沒有關係,才不得不選擇了當兵,穿越後也沒有獨自處理過這麼大的事情。可如今,這可是整整四千多人的船隊啊,怎能不讓他慌了神。
可王懷亮再怎麼也是三十歲的男人了,學生時代再怎麼混日子,也是靠自己的分數考上去的,不是那種仰著父母餘蔭,二十幾歲就能成為一市一縣之長,卻連照著稿子都念不順的主。當他定下心來,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立即采取了緊急的措施。
首先,讓船隊把所有騷亂的人員控製了起來。雖然那些罪大惡極的,都讓自己用雷霆手段殺了,這些人再來殺的話,自己也有些舍不得,但把這些帶頭鬧事抓起來,全扔進了最底艙的黑暗的角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