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十年(上)(2 / 2)

最能代表工業化水平的煉鋼,也傳出了令人十分振奮的消息。早先開設在東方鎮,現在已經改為東方區的鋼鐵廠,也不過成為了鍛煉人才,練習技術的基地。年產量三百萬噸的高爐早在兩年前就在金山市投產了。套句時興的話說,便是現在的共和國,不差錢,不差鋼。

有了這麼多的鋼鐵的支出,共和國也在前年底開始勘測連通金山和鹽湖城的第一條鐵路。

而連通東方區和西雅圖首都區的第一條試驗鐵路,也在今年前不久投入了運行。如今許多工人是住在首都,工作的時候再趕往東方,過上了鐵路往返上班的新生活。

在原來的曆史上,本來是英國的史蒂芬孫最早研製出火車的,但如今共和國的穿越者之一,吳越親自領導,並以呂廣明為組長的研製小組,早先搶了他的功勞。

當然,這其中,離不開國營的鋼鐵廠諸多技術人員的日夜攻關,以及莫裏斯機械公司許多方麵的出力。也因為莫裏斯的傾力投入,他的公司也獲得了機車許多關鍵部件的大單。

原來的曆史上,史蒂芬孫在1814年就研製了他的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以普魯士將軍布拉策的名字命名,他曾經幫助英國打擊拿破侖軍隊)試運行成功。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孫親自駕駛他同別人合作設計製造的“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試車,並獲得成功。蒸汽機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應用,使人類邁入了“火車時代”,迅速的擴大了人類的活動範圍。

但將鐵路如此大範圍的投入使用,這在全世界還是頭一遭。

按照吳越的話說,有錢,有鋼鐵,我就是這麼任性。

共和國現在許多流行的東西,無論是香水香皂,還是火柴火藥,更不要說領先歐洲人太多的火槍火炮,可是為共和國賺得盆滿缽滿。

歐洲人喜歡,美洲人喜歡,滿清人也喜歡,而且他們都還不會做,不賺錢才是怪事。穿越眾可不是同情心泛濫的大國際主義兄弟。

不止歐洲的許多商人,就連現在的羅斯切爾德家族,也驚歎共和國的巨大能量,不得不多次主動要求合作。

羅斯切爾德家族要合作可以,但當他們一提到借款或者幫助共和國籌辦銀行業務的時候,共和國是一口就拒絕了。資本大鱷們的手段,他們可是太清楚了。

至於說修鐵路,穿越眾隻要拿出自己帶來的地圖,按照地圖中的圖形去落實就行了,這便是穿越眾的優勢,他們,就是這麼任性。

鐵路的名字也想好了,從金山出發,先修到鹽湖城。也叫太平洋鐵路。有了這條大動脈,以後共和國就可以牢牢的將這片土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