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854年10月1日,我國共有常住人口216萬4900人,其中,具有國民身份的,186萬3700餘人。”不具有國民身份的常住人口,大家都知道,那是還沒有取得共和國居留權的暫住人口。當然,以共和國的發展趨勢,那些人取得共和國的國民身份,也隻是時間問題。
至於生活在共和國邊緣的印第安小部落,被大家自動的忽略了。
“我國現在建設有金山、濱海、金南、沙東、沙西、西湖、湖南、湖北、長島、京東、長西、遠京、河西、河北十五個省、首都一個直轄市,半島一個特區,還有一個夏威夷一個海外自治領。省級單位十八個,現在建設成建製的城市23個,3000人口以上的建製鎮52個。3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1個,即我們的首都,10萬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2個,即金山市和波特蘭市。”
“雖然我們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國土麵積已經接近260萬平方公裏,但我們麵臨最大的困難,還是人口問題,不隻是人口的數量,還有人口的質量。這也是我們的第三個五年計劃需要尤其重視的問題。”
“如何引進有素質的人口,我們移民部將有進一步的計劃。”新任的移民部長李克明插話。劉世傑點點頭,示意自己知情了。
“我的介紹就到這裏,下麵,有請張春雷為大家介紹選舉計劃。”
在大家的掌聲中,張春雷疾步來到了台前。前不久喻峰接任濱海省長,張春雷卸任省長,大家還在猜測,沒想到共和國高層對他會有如此重要的任用。
“下麵我向大家介紹我們的選舉計劃。剛才劉總理說了我們的國情,所以呢,我們的選舉計劃也是針對我們現有的國情來的。我還要補充一點的是,雖然我們的國民人口有180多萬人,但年滿18歲的合法選民,隻有120萬餘人。”
現在的共和國,特別的年輕,未成年的孩子占了足有有三成之多。這也是實際上的選民人數不多的原因。
大家都點頭表示同意。隻要自己的利益還在自己人的掌握之中,對於選舉如何實行,其實大多數人以前都是屌絲,並沒有什麼感性的認識的。
“基層,永遠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基礎,”張春雷堅定地說,“所以,我們決定,基層的政治首腦,和議員,都由國民們直接選產生。各鄉、鎮、區長直接向選民負責。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大宣傳,讓大家真正重視自己的權力。”
眾人亦是不住的點頭稱是。
哪怕自詡為百姓的政府的天朝,在他們穿越的時候,仍沒實現基層的直選,仍在進行著自得其樂、勞民傷財的生活。
其實最大的基層單位,也不過三五萬人,就算交給民眾們選舉產生,隻會獲得民意,又怎會讓他們失去政權的主動權呢。說到底,他們還是想把手伸長一些,不想放棄到手的利益的吧。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升鬥小民們來說,能影響他們的營生的,也就自己身邊的鄉、鎮首腦。但如果連這些本應該生活在自己身邊的鄉、鎮議員都遠離了自己和人民的生活脫節,又怎奢談讓人們去關注自己的政治生活呢。
漠然置之,其實何嚐不是中國的百姓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一種無奈的選擇。
“按照每個鄉、鎮、區的人口的千分之一,選出其鄉、鎮、區、議員。並由這些議員直接作為當地的議員,入選市、縣一級的議會。並由這些人選出百分之二十的參議員,以及省議員、市、縣長。”
“省級議員由縣、市議員選舉產生,他們並選舉產生省長、副省長,並且,省級議員直接成為國家議會成員之一。省級議員的人數,也按照各省的實際人口數量。根據我們目前的人口基數,我們建議每一萬人產生一名省議員,並直接成為中央議員。”
按照這樣的比例,全國議會的成員,也才二百多名,差不多夠熱鬧的吵上一陣子了。
但有人表達自己的看法了,陳衛東慢條斯理的站起身來說:“這樣省事是省事了,但是,鄉、鎮議員和省級議員的人數就不夠了啊。有的省一共才兩三千人,才兩三個議員,怎麼議事?”
“是啊,”大家紛紛表態。兩三個人的議會,確實也不象個議會的樣子嘛。
“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鄉、鎮議會的總人數不低於15人,若是人數不足,則由選舉產生的正式代表之外的其餘人員補足,作為候補議員,擁有正式議員一樣的投票權,但是候補議員不具備參加縣、市議會的資格,隻有當當地的議員退出的時候,其它的議員才能依序補上。省級議會不得少於35人,不足的人數,亦按如此辦法選出。”
“哦。”陳衛東滿意的點點頭,然後一臉期待的望著張春雷,“說吧,哥們,給我安排個什麼活兒。”
話說陳衛東這幾天被媳婦關在門外也有幾天了,心裏也憋足了火氣,早就想找點事情泄泄火了。他也想知道,要是真按選舉來,大家又能選他當個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