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施特凡·阿爾丁格從小性格倔強。高中畢業時他一心想考化工學院,而母親堅持讓他考文學係將來當個作家。爭執不下,他一生氣便離家出走。在外流浪兩天,口袋中的馬克全部花光。第三天,他餓得兩眼冒金星,無奈站在賣“熱狗”的攤前目不轉睛地盯著新出爐的“熱狗”,垂涎欲滴。賣“熱狗”的大娘看透他的心思:“想吃熱狗吧?給你兩個……”
他接過“熱狗”,變成狼吞虎咽的饕餮。大娘從家裏端來一杯飲料遞給正在打嗝的阿爾丁格:“小夥子,喝杯飲料,我就住在攤後麵的旦丁街18號。是離家出走吧?”阿爾丁格點點頭,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我和母親吵架,我想學化學,她非叫我學文學不可,一賭氣我就……”
肉體是精神居住的花園,意誌則是這個花園的園丁。意誌既能使肉體“貧瘠”下去,又能用勤勞使它“肥沃”起來。大娘語重心長地說:“我給你兩個熱狗、一杯飲料,你就感動得淚流滿麵;你母親給你十八九年的物質和情感的關愛,你不但無動於衷,反而卻狠心地離開她!她會十分傷心的。”
阿爾丁格回到家中,投入母親懷抱痛哭一場。他萬萬沒想到:母親同意了他報考化工學院。
他大學畢業時,母親患了肝硬化腹水。他查資料到處求醫。醫生說,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60萬人患有肝髒疾病。對於你母親這種嚴重肝病患者,生存的唯一可能就是采用器官移植。但這很困難,一則是很難找到捐獻的、與患者配型成功的器官;二則費用也過於昂貴。阿爾丁格跪求醫生:“我給母親移半個肝吧!求求您!”
“傻話!你母親需要換整個肝髒,一命換一命有何價值?”
不久,母親去世了。臨終前握住兒子的手說:“我從醫生那裏得知,你和你父親都懇求用你們的肝髒移植給我!我死而無怨!孩子,你能不能發明一種肝髒透析機,像腎髒做透析那樣,濾出肝髒中的病毒。”
阿爾丁格跪在母親床下,揮淚發誓:“兒子一定完成您的重托!您放心吧!”
阿爾丁格為實現母親的遺願,考入羅斯托克市醫療設備研究所,刻苦鑽研用化學與物理相結合的方法,研究肝髒透析機。功夫不負有心人,他31歲時與物理學家瓦爾特·格裏克同羅斯托克市的醫學家合作研製成功“Mars”(瑪斯)分子吸附循環係統——肝髒透析機。
阿爾丁格從《羅斯托克報》看到一則驚人的《征肝啟事》:薩比娜老人患嚴重肝病,有獻肝髒者及掌握相關信息者請與旦丁街18號聯係。後麵還有電話號碼。
真正的成功者能令一個家庭、一所母校、一家公司、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以他為榮。阿爾丁格立即想起12年前討熱狗的往事,驅車前往薩比娜老人的家中。隻見老人麵色蠟黃,靜靜地躺在床上,她的女兒叫醒她:“有人看您來了!”
阿爾丁格走過去:“老媽媽,您還認識我嗎?我叫阿爾丁格,在我最困難時您老幫助過我!我可以給您獻出半個肝髒!”
老人坐起來:“謝謝!千萬使不得!聽女兒說有人發明了什麼透析機,可以不換肝髒,你能找到這位先生嗎?”
“我就是發明透析機者之一,我已為您請好醫生住院治療!”
老人又驚又喜:“你真是位有心人!天下的大好人!”
心靈感悟
在充滿坎坷的人生中,唯有肯於比別人忍受更多痛苦的人,才能超越他人而成為強者,唯有具有堅定信念的人,才能品嚐到令別人欣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