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黃巾叛亂已成燎原之勢,如今之計當在各地群起反抗黃巾,再遣一能征善戰之將統帥北軍北上擊殺賊酋,如此黃巾四麵作戰又無根基,早晚必滅。”
靈帝聽後大氣一舒,“讓父果然不愧為大漢‘智父’之稱,既然如此,朕即刻下詔各地招募義兵抵禦黃巾,再遣上將統軍北上。”
何進見一計不成,再次出列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大將軍,身負國家軍係,不宜率軍,北上將領,老臣已有人選。”
“張讓!爾等何意?!”何進圓眼怒睜大聲嗬斥道。
“大將軍且稍安勿躁,且聽‘智父’說下人選。”劉宏深知大將軍何進與中常侍張讓素來不和,見勢趕緊活稀泥。
“陛下,侍郎皇甫嵩,將門之後,仁愛謹慎,深諳兵法,此可為將。”
文武大臣聽後各自疑慮,這皇甫嵩可是何進勢力的軍方之人,在這關鍵時刻張讓推薦皇甫嵩為將是何用意?一旁的剩餘的十常侍十一人見張讓推薦皇甫嵩,臉色更是一陣紅一陣白。
張讓全然不理會眾人“這第二人,諫議大夫朱儁(jun)勇猛剛烈,曉暢軍事,戰功彪炳,可破黃軍。”說道興奮處,張讓還順勢摸了摸下巴,完全忘了自己是宦官沒有胡子。
何進豎起耳朵聚精會神的聽生怕自己聽錯,這張讓為何一連推薦兩名何係軍胄呢?
“這第三人當數文武全才盧植。”
劉宏聽後心中愕然,這三人當世豪傑,戰功赫赫,忠心為國,如此國難之機,不用此三人又該用何人?
“‘智父’之言眾位愛卿可有異議?”
何進率先出列“臣,無異議。”
“臣等無異議。”大臣們轟然回道。
“好!朕任命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各章北軍一部,征調三河騎兵前往平叛。”
三人同時出列轟然領諾
“稟陛下,臣保舉一人同行平叛。”
“盧愛卿所保何人?”
“烏桓中郎將宗員驍勇果敢如有此人事半功倍。”
“準奏,任命宗員為副將。”劉宏摸了摸下巴的胡須心裏暗自揣摩道:盧植當世大儒也難免舉賢認親。
“稟陛下,如今各地黃巾作亂,中原尤甚,北軍五營一旦離去洛陽岌岌可危,臣請奏在函穀、太穀、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添兵駐守拱衛京師,同時開府庫,賞賜將士。”中常侍呂強出列說道。
“臣皇甫嵩附議。”皇甫嵩聽到是為了軍方連忙出列說道。
“愛卿們的想法甚好,準奏。”
皇甫嵩皺了皺眉頭繼續說道“稟陛下,都亭乃洛陽屏障,不容有失宜派一員大將統軍前往駐守。”
劉宏習慣性的摸了摸胡子,“如此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駐守吧。”
何進一聽,連忙出列“臣領命。”
“好了好了,今天的朝會就到此為止了。”靈帝劉宏伸了伸懶腰打哈欠說道。
……
且說朝會結束後,皇甫嵩、盧植、朱儁前往北軍大營,各統一部北軍出洛陽東進。北軍五營,分別為: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大營為中央常備軍;又有河東、河內、河南騎兵紛紛趕來助戰,一時間旗鼓鮮明,氣勢洶洶。
巨鹿城,這座秦末巨鹿之戰的主戰場之一,如今早已成為黃巾軍的第一個根據地。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率領十萬黃巾主力屯紮於此。
“孟淩,天象顯示的確是‘群星亡漢’,不過這群星當真是黃巾嗎?”醫者邊搗鼓手中的藥捶邊不解的問張角道。
“咳咳,元化,你可知道這話可不能在黃巾軍中說。”
“嗬,我隻是個醫生,有何說不得?”
“咳……,元化你這倔脾氣……”
“說起倔脾氣,我倒是趕不上你的十分之一,都說了好幾次你這病得靜養不能勞累,你不聽……”
張角揮手打斷華佗的話,“我怕我等不了那麼一天了,元化。”說道此處,張角不由得暗自神傷,華佗也是一臉無奈,張角這病他是知道的,片刻之間是無法治愈的,隻能慢慢調理,偏偏張角又奔波勞累於起義之事,如此下來還能好嗎?
“良師,二將軍有要事稟報。”黃巾宿衛稟報道。
“進來吧。”張角揮揮手示意衛兵。
“要不要我先出去一會?”華佗還是一樣邊搗鼓藥錘邊問道。
“不用,又不是外人。”
“大哥,狗皇帝派皇甫嵩、盧植、朱儁統率北軍五營出洛陽東進了。”
“哦?來得比我預計的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