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故障及解決辦法
地質礦產
作者:李雲茂
摘要:瞻觀近年來的煤礦事故,機電設備安全性是誘發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這就為我們的維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應當掌握機電設備故障類型和表現形式,掌握其發生規律,製定科學合理的診斷、檢修和預防對策,為煤礦生產的安全、順利的開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故障;解決辦法;檢修
中圖分類號:X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4-0086-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帶動了我國煤礦行業的迅速發展,而科技的進步則使煤礦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部分大型和一部分中小型煤礦企業都實現了機電設備一體化作業。自動化、機械化機電設備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煤礦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但是與此同時,煤礦生產環境較為惡劣,生產環節複雜,機電設備容易受環境、使用年限的影響,在長期運行中難免會出現損壞、斷裂、腐蝕、變形等問題,這不但會降低機電設備工作效率,還直接給煤礦生產帶來了安全技術隱患,所以深入分析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故障並加強對設備的診斷、檢修和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 煤礦機電設備常見故障
由於煤礦機電設備構造不同,運行狀態和工作狀況也不同,所以設備運行中常見故障的表現形式和故障類型也不同,比如受到環境、製作工藝影響,加上工作時間過長,部分設備零部件會出現管線老化、外皮剝落、過熱、磨損、裂紋等現象,有的零件會產生鬆動、脫落;在運行過程中機電設備性能參數突然下降,電壓或電流出現急劇變化,導致設備失調,聲音、震動、排氣異常。
通常,機電設備有三個故障發生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早期故障期,在設備早期運行時,故障發生率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故障發生率會逐漸降低,這個階段故障的產生大多來自設備自身和環境條件,比如設計不合理、製作工藝存在缺陷、運行環境較為惡劣等;第二個階段是偶發故障期,這個時期是機電設備最佳運行期,設備故障率較低且呈現穩定趨勢,故障的發生一般都是隨機的,大多是由設計不合理、使用不當以及日常檢修維護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第三個階段是耗損故障期,設備經過長時間運行後,在使用後期故障率開始上升,出現設備老化、磨損、腐蝕、裂紋等現象,大大降低了設備運行效率。在煤礦生產期間,一旦機電設備出現故障且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將影響煤礦生產的正常秩序並使其存在安全隱患,嚴重的話甚至會給企業、國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加強故障診斷和檢修,加強技術改造,尋求預防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的有效措施,保證機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2 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的解決辦法
2.1 加強故障診斷與檢修
對於故障診斷和檢修必須遵循煤礦機電設備的性能、經濟和安全原則,即要保證設備原有使用性能,避免設備零部件或結構體係被破壞;充分考慮維修成本,爭取用最少的資金實現維修效益最大化;本著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製定並開展設備檢修,使機電設備在煤礦生產中發揮其最大效用。煤礦機電設備的故障診斷方法一般包括溫度診斷、振動監測以及鐵譜
監測。
故障診斷與檢修包括狀態檢修、定期維修和事後維修。其中狀態檢修在煤礦機電設備日常維護和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不是根據故障特征來確定檢修時間和檢修內容,而是通過計算機終端與機電設備的連接對設備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和診斷預報,然後由技術人員通過分析監測數據對可能出現的故障進行判斷,進而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這種檢修方法能夠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檢修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定期檢修是在預定時間對設備進行維護檢修,不管設備技術狀態,可能會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工作效率也得不到保障;事後維修則是在故障發生後進行的維修工作,由於不確定性較強,所以造成的後果也不可預知。在實際檢修工作中應當以計劃性狀態檢修為主,並將其與定期檢修和事後維修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大大提升檢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