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
水利電力
作者:黃金明
摘要:我國是洪澇災害多發的國家,每年發生的洪澇災害都對國民經濟及人民群眾的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在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滲是保證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排洪、泄洪功能,抵禦洪澇災害的最有力的手段。文章從分析我國堤防的現狀及堤防的作用出發,對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進行了簡述。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4-0140-02
1 關於我國水利工程堤防的簡述
1.1 水利工程中堤防的作用
堤防是水利工程中最常見的擋水建築物,它修築在江、河、湖、渠、海以及行洪區、蓄洪區、圍墾區等邊沿,是世界上應用得最早、最廣泛的防洪工程。修築堤防主要就是要對洪水進行抵禦,防止其泛濫成災,以保障堤防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堤防的作用是約束洪水,一方麵將洪水限製在行洪通道內通過,增加了行洪的水深和流速,使泄洪排沙更加通暢,另一方麵通過築堤進行圍墾造田,可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農田數量,另外,堤防還能夠起到抵禦風浪和海潮的作用。
1.2 我國堤防的現狀分析
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水資源,水利工程數量眾多,其中堤防總長已超過二十六萬公裏,使我國的水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由於各種原因,許多早期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堤防工程,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滲漏現象:(1)大壩由於滲漏管發生破損而引起的滲漏,一般占總量的31.7%,在堤防滲漏事故中最為常見;(2)壩體部位由於裂縫而引起的滲漏,占到總量的25.3%,也是比較常見的;(3)由於年久失修、運行維護不當而造成的滲漏,占總量的14.2%左右;(4)大壩由於護坡被破壞或坍塌造成的滲漏,占到總量的6.5%左右;(5)其他原因造成的滲漏,占總量的22.3%。
2 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
2.1 帷幕灌漿防滲施工技術
帷幕灌漿防滲施工時,要先按照一定的配製比例配製出漿液,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膠凝性,然後再把配製好的漿液通過鑽孔壓進岩層的裂縫當中去,經凝結硬化後,不但能夠增強岩基的強度,還提高了岩基的整體性和抗滲性。
帷幕灌漿防滲施工技術一般有孔口封閉灌漿法、GIN灌漿法和自下而上純壓式灌漿法等。
2.2 高壓噴射防滲牆施工技術
高壓噴射防滲牆施工技術就是通過漿液的高壓射流來衝擊、破壞土層,並和土層的顆粒攪拌混合成為一體,在凝結硬化後就形成了防滲牆,使地基得到了加固,提高了防滲性能。
施工時,先要用鑽孔機進行鑽孔,接著再將灌漿管放進灌漿部位,並通過灌漿管上的噴頭把高壓漿液對著土層進行噴射,通過對土層的切割與攪拌,使土層的結構被改變並和漿液混合成為一種新的凝結體。
高壓噴射防滲施工技術的特點是施工設備簡單、方便,適用範圍廣,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在各種堤防防滲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高壓噴射防滲施工技術按噴射方式分主要有旋轉噴射、定向噴射和擺動噴射三種。旋轉噴射通常用來對地基進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抗變形能力,從而減少地基由於變形、破壞而發生滲漏的現象;定向噴射和擺動噴射則主要用於對地基進行防滲,以提高堤防邊坡的穩
定性。
2.3 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
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屬於垂直防滲施工技術,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逐漸發展起來的,通過五十多年的不斷發展與改善,目前已經成為水利工程堤防防滲中應用得最廣泛的一種防滲施工技術,也是堤防工程中粒狀土體的主要防滲施工技術。
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能夠對防滲牆的厚度進行比較有效的控製,而且牆段的結合比較緊湊、密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但可以對堤防地基進行永久性的防滲施工,還可以對發生滲漏的堤防工程進行防滲堵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