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股權為基礎的子公司管控模式研究
管理研究
作者:宗利成
摘要:文章從子公司治理角度出發,扼要分析了操作管控型、戰略管控型、財務管控型等子公司管控模式,對基於股權為基礎子公司提出實施戰略管控模式,並具體論述了戰略型管控模式內容,同時,對我國母子集團公司管控模式發展做了進一步展望,以期滿足我國集團企業發展需求。
關鍵詞:子公司;母公司;戰略型;財務型;操作型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4-0154-03
縱觀我國經濟社會,國內很多企業都采用了集團這一的經營模式,母公司以股權形式參與子公司經營,是子公司的投資主體,不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隨著集團公司組織規模和業務領域的逐漸拓展,合並重組、企業分立等情況越來越多,子公司的性質以及所從事的業務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使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控問題越來越突出。既不能過分集權,又不能過分分權,所以母公司如何實現對子公司的有效管控正困擾著很多的集團企業。母公司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選擇既要考慮集團類型,符合集團公司目前的治理結構,又要考慮戰略目標和管理要求等,隻有綜合考慮清楚各方權變因素的影響,才能選擇最恰當、最符合集團企業情況的子公司管控模式,推動集團企業又快又好發展。
1 母子公司管控模式
在我國,大型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主要分為三類,也是按總部的集、分權的不同程度來劃分的,有操作管控型、戰略管控型、財務管控型。具體內容
如下。
1.1 操作管控型
操作管控又稱集權管控,可以將這一管控模式簡單概括為“一切計劃有母公司製訂,子公司負責實施。”在操作型管控模式中,母公司人員規模大,公司間的業務相關性很高。同時,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控十分深入,大到戰略規劃製訂,小到子公司日常管理中的一些細節,之所以這樣,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各種戰略的貫徹落實,以及實現集團的戰略目標。例如,在人事製度和管理上,母公司不僅負責集團公司的人事製度,也負責製定子公司的人事製度,而且還負責子公司人事的選撥、任免等。
1.2 戰略型管控
在戰略型管控模式中,母公司負責集團總部的財務、資金運營及戰略規劃部署,以及審核與批準子公司戰略計劃等工作。子公司在合理的範圍內有權利自行處理與決定公司的相關工作,可見在這一種模式中,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控相對鬆一些。可是,也不意味著完全的權利下方,涉及著子公司發展的重大事務、重大決策等仍然要上報發給母公司,例如,子公司財務預算計劃需母公司批準才能實施。戰略型管控模式的特征主要有兩點:其一,各子公司之間的業務相關性高,是為了確保運營效率和成效;其二,推行“無邊界企業文化”,簡單地說,就是母公司樂於想子公司分享品牌管理、高管培育等方麵的經驗。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證集團目標的實現,以及集團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國際上大多數集團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轉向戰略型管控模式,而我國的集團公司也正處於這一階段。
1.3 財務管控型
顧名思義,在財務管控型模式中,母公司一般隻負責總部的財務管理、資產運營、預算規劃、投資決策,以及子公司財務方麵的工作。子公司隻要能完成母公司製定的財務計劃、戰略目標即可,其它的事宜都可以自主決斷。這一模式中由於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控更為寬鬆,業界人士將其視作為分權管理的極端。當集團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適宜采用這一管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