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四章 聞噩耗戰前用計(1 / 2)

清晨早起,領大軍飽餐後再次出發。天氣冷風陣陣,小雨微寒,士兵們的每一腳踏步,幾乎都在大地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跡。

一股不好的預感悠然升起,讓老爺子的心情有些陰霾。揉揉太陽穴,想要驅散這種感覺。斜臥在馬車裏,暗自閉目養神。

大軍前進,步兵騎兵混合同行,軍馬輜重較多,所以一路上都是走走停停。眼前路過的風景,經過的村落,給不了一絲賞心悅目的感覺。方圓幾裏不見人煙,沉寂的沒有聲音。

直到持續走了差不多兩個時辰之後,才終於迎來久違的馬蹄聲。

“報……”前方一位背插小旗的傳令兵翻身下馬,疾奔而來。

“說。”還沒待林峰上前盤問,急切的聲音就從旁響起。原來,是老爺子聽到有情報到,迫不及待掀開了車簾。

“報告大人,百丈溪加急情報:

一、我軍斥候日前已與敵軍斥候交手,馬下死傷兄弟5人,襲殺敵軍9人;上馬逃跑時死傷兄弟25人,殺死敵軍6人。僅有20人全身而退,損傷嚴重。

二、十裏坡換崗時,城內有叛將打開關卡投敵,致使敵軍先鋒3000人馬殺進關內。守軍死傷300餘,剩餘600來人結伴退往我百丈溪。校尉擔心有詐,特命屬下前來請問府君是否開門放其入內。帶來校尉親筆信函,請大人檢閱。”

“有沒有問出敵軍是怎麼來的?為何斥候沒有提前發現彙報?還有,既然敗了,我軍又是如何退往百丈溪的?”傷亡的噩耗似乎絲毫沒給老爺子帶來影響,大腦的思路依然清晰,一下子就找到了問題的重點。這幾點,也正是讓湊過來的眾將想不明白的地方。

小兵雙手呈上信函後道:“府君明鑒,據退回來的我軍回報,斥候隊的確有提早發現敵軍從柳城郡繞道而來。但,沒來得及傳回信息就被敵軍截住了。再加上叛軍裏應外合,閃電出擊。在時間上,十裏坡守軍還沒來的及做出反應就被打開了北城大門。緊要時刻,還好我軍火油、草料充足,及時引大火燒斷南城門才阻擋住敵軍,保得性命。”

聽完小兵的彙報老爺子將信將疑,未做批示。在仔細核對暗號和信件內容準確無誤後沉吟道:“好,小兄弟一路辛苦,你先下去休息吧。具體決定,待本府與眾將商議後再派人與你同行。”

“屬下遵命,謝大人。”一路馳聘,真是累壞了,聽到府君的關心,小兵趕緊領命謝恩。

點點頭,老爺子交代親兵負責安排招待。

情報中,軍情緊急,不敢耽擱。所以立馬傳令大軍止步暫休,席地而坐和眾將開始商議起來:

“首站敗退,已失一關。六百敗軍,不知敵友。爾等足智多謀,不知有何高見教某?”本來一大早就不怎麼舒服,現在又聽到這麼壞的消息,心情糟糕透了。

聽出來太守大人強壓怒火的語氣森冷,此刻,一個個都靜若寒蟬。在沒想出辦法前,沒人敢搭這個話茬,一時間,氣氛有些冷場。

好在,老爺子身邊有個對上穀地形熟透於心的錢多多,老謀深算。默默低著頭,將眼前形勢暗自分析後心中突現一計。於是,在沒觀察老爺子寒冷的臉色就激動出列:“府君可還記得我上穀三關?”

突入而來的反問將老爺子憋得夠嗆。本想找個不開眼的先削一削,出出氣。沒想到,第一個回話的竟然是自己倚重的左膀右臂,這可如何是好?

仔細想了想,老爺子隻得罷手,打落的牙齒隻能自己往肚裏吞。老爺子心裏明亮,錢多多的為人自己清楚,若非一心鑽研破敵,斷不會如此衝動。看其樣子應該是有了錦囊妙計,還是正事要緊。

於是老爺子配合道:“本府生於上穀,長於上穀,三關地形當然了然於胸。

我上穀郡是大漢北部邊郡,地大物博(這句是自吹的,其實荒涼的不得了),依長城而建,首要任務就是守衛長城,防備草原賊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