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看得目瞪口呆,在他看來,蕭灑無論如何都不會取勝的,然而他的對手卻自動下擂台了。
又過一柱香的工夫,所有的擂台都比試完畢了。
結果已經出來了,孫濱、蕭灑、孟菲和喬芸赫然在其中。
那鄭岩師兄也脫穎而出。
接下來,就是複賽的文試了。
所謂的“文試”也非常簡單,就是讓這十名入選者,全部上擂台,一人一張桌子,一套文房四寶。
這次的評委有五個:嚴閣長老,細辛長老,紫杏師叔,以及王單的兩個朋友--昆烏山的西陵長老和行萬裏長老。
嚴閣長老今天更加嚴肅,出示了今天的題目。
題目很簡單,有三個問答題。
其一,“道可道,非常道”。
其二,“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其三,“知足常樂”。
讓這十位參賽者,分別寫出自己的理解,然後交給評委,最後與評委辯論後,決定是否通過。
這些自然難倒不了這些修行者,男弟子們立即在桌子上筆走龍蛇。
而那些女弟子們則一筆一畫地書寫。
不多時,答案都交了上去。
評委們到後台閱卷。半個時辰後,他們走了出來,進行下一個流程,答辯。
他們依照次序開始。
“第一個,張大頭。”嚴閣長老宣布。
“你說一下你的答案。”細辛長老說。
“‘道可道,非常道’,最常見的解釋是,道是可以遵循的道,但不會是永恒的道。我的個人理解是,我們修行,走的不尋常的道路,所以稱非常道。”張大頭很從容地說。
......
“有點偏了,過!”紫杏師叔沉吟了一下,說。
“第二個,李黑牛。”嚴閣繼續。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的理解是無論我們做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來,終究會取得成功......”
“總體來說,理解得還不錯!”行萬裏長老笑著說:“我讚成通過!”
蕭灑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論到自己了,立即精神有點緊張。
“你說一說,知足常樂的內涵?”西陵長老笑眯眯地問。
這讓他的心情舒緩了不少,穩定了一下心神,他回答說:“我的理解是,無論什麼事情,我們都要知道滿足,這樣才等得到用恒的快樂。”
“舉個例子。”西陵長老的臉色有點陰沉。
蕭灑一看,有點吃驚,心說這麼簡單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明白呀,為什麼這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