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過世之前鬧出來的一場分爭,在京都百姓中傳的沸沸揚揚,再加上之前楚君熠不同意和蕭家和解,導致一係列昭華公主不孝的流言傳出來,一部分人相信了流言的真實性,隻覺得沈凝華和楚君熠都是發達了便拋棄了自己家族的不孝之人。
不過,也有不少人在一旁默不作聲,畢竟他們談論的是皇家的公主和駙馬,這私自議論皇家的事情可是會被重罰的。再說了,之前沈家和蕭家鬧出來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其中孰是孰非還真說不準。
如果不是兩家做的太過分,身為公主和駙馬,為了珍惜自己的名聲,也不會輕易的做出斷絕關係這樣的事情來。誰不想要個好名聲不是?最重要的是,沈凝華和楚君熠確實是為了百姓做了不少實在的事情,這樣的人不可能是不孝的人。
很快,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便證明了他們的做法是多麼的正確。
肖氏大喪當日,便傳出了沈棟聯合外人迫害親生女兒,導致昭華公主差點流產的消息。而後皇上便介入了此事,將沈家所有的下人都帶走了,如果不是考慮到肖氏的喪禮沒有辦完,恐怕沈棟也會被抓進去。
而後不久,京衛軍派人到各處茶樓酒館,將不少議論昭華公主和駙馬的人抓捕了起來。
一時間,所有的百姓噤若寒蟬,絲毫不敢再隨意做聲。
沈凝華穿著一身輕便的宮裝,坐在南書房中看著手上的奏折,半晌,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父皇,這些大人們可真是夠危言聳聽的,這話裏話外都說著祖母是我害死的……我即便是再怎麼不懂事,也還知道血脈倫常,如何做得出這樣的事情。”
百裏擎蒼點點頭:“嗯,你的為人朕最為清楚不過了。凝華,這次的事情顯然不同尋常,你心中可有什麼想法?”
沈凝華心中沉吟,她這次入宮為的便是試探一下百裏擎蒼的想法,沒想到她還沒有開口,百裏擎蒼便已經想到了。
“父皇,不瞞您說,兒臣和蕭家因為蕭浣溪鬧得不可開交,現在來說,已經是不死不休的仇敵,但蕭家對楚君熠有養育之恩,兒臣不想因為蕭家和駙馬鬧僵,所以,如果蕭家不來招惹我,我是絕對不會和他們有什麼牽扯的。”
“這次,蕭老家主親自過來求和,說是和解,可是做的卻是讓我和楚君熠名聲掃地的事情。這邊還沒有平息,我的祖母便接連出了事,最終將我逼得進退維穀。要說沒有什麼想法,那怎麼可能?”
對於沈凝華的坦白,百裏擎蒼心中很是受用:“凝華,你和楚君熠都是格外聰穎之人,想來應該有懷疑的人了吧?”
沈凝華心頭動了動,起身跪到地上:“父皇,兒臣心中是有了猜測,隻是這個猜測太過大不敬了。”
百裏擎蒼沒有立刻叫起,臉色看上去極為平靜,看不出絲毫的喜怒:“既然朕問了,那你便說就是了。”
沈凝華抬起眼眸,一雙平靜的黑眸清澈透亮:“兒臣懷疑是皇後娘娘以及趙家動的手。”
她話音一落,百裏擎蒼的臉色驟然一變,銳利的眸光從雙眼中驟然噴射而出,對著沈凝華直直的逼視過去:“凝華,你可知道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沈凝華筆直的跪在地上,和百裏擎蒼對視,視線沒有絲毫的後退:“父皇,兒臣說出這話來,已經是大不敬了,隻是,兒臣不會無的放矢。在得知蕭家和解不成放出流言的消息之後,兒臣心中已經有所防備,專門派人前往沈府保護祖母和生父,隻是,最終還是出了事情。”
“兒臣派去保護的人都是身手高超、武藝不凡之輩,可是,祖母出事的時候,他們一點察覺都沒有。能夠驅使這樣的人為己所用,除了父皇您兒臣隻能想到皇後娘娘。您不會對兒臣不利,那麼出手的隻能是一直對兒臣頗有成見的皇後娘娘了。”
百裏擎蒼沉默片刻,起身走到沈凝華身邊,彎腰將她扶了起來:“起來吧,你這個丫頭,還真是膽大妄為,當著父皇的麵,也敢說這樣的大不敬的話。”
沈凝華笑道:“父皇信任兒臣,兒臣自然也信任父皇,如果說錯了,大不了被父皇押著向皇後娘娘賠罪,如果沒有說錯,皇後娘娘擁有這樣大的勢力,對父皇來說也算是一個威脅,早些防備沒有壞處,能夠提醒父皇也是好的。”
百裏擎蒼點點頭,視線帶著一股感歎和懷念:“凝華,你和你的母親很像。皇後仇視你,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沈凝華抬眸,神色帶著些向往:“兒臣不止一次聽聞父皇提起過母親,想來母親定然為人極為出色,能夠像母親一樣,對兒臣來說是極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