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南南合作中的貢獻
南南合作論壇
南南合作指的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是全球發展中國家間就知識、經驗、政策、技術和資源等發展方案進行分享交流的合作機製。由於這些國家多位於南半球,人們習慣於稱這些國家為南方國家,它們之間的合作也因此被稱為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圓桌會是由中方倡導舉辦的。其宗旨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一起共同總結經驗、謀劃未來,製訂新時期深化南南合作行動綱領,推動南南合作邁向新高度。南南合作圓桌會是在聯合國發展峰會舉行期間和2015年後發展議程剛剛通過的重要時刻舉辦的一次重要會議。
南南合作指的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是全球發展中國家間就知識、經驗、政策、技術和資源等發展方案進行分享交流的合作機製。由於這些國家多位於南半球,人們習慣於稱這些國家為南方國家,它們之間的合作也因此被稱為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1955年的萬隆會議是南南合作的先聲,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1964年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標誌著整體性南南合作的開始。
在推進南南合作的過程中,中國本著“平等互利、注重實效、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堅持把自身利益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為全球範圍的南南合作樹立了良好典範。
過去幾十年以來,發展中國家積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版圖,促進了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但南方國家間的發展仍不平衡。極度貧窮、不平等現象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消除極度貧困、促進共同繁榮,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中國與非洲、拉美及加勒比、阿拉伯世界、亞太地區以及中國與巴西、巴基斯坦的多邊和雙邊命運共同體等主張,為多邊南南合作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中國還與有關方麵大力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新機構的籌建運營工作。同時,中國正攜手沿線國家落實“一帶一路”等新型發展倡議,以期為全球發展事業貢獻新的公共產品,與世界各國實現共同增長、共享繁榮。
9月26日,習近平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並發表題為《謀共同永續發展 做合作共贏夥伴》的重要講話。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宣布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
中國承諾,中國將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中國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
習近平主席宣布的這一係列重大務實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及南非、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薩摩亞等多國領導人高度讚賞中方對南南合作的支持,並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南南合作的主張和倡議表示讚同。
潘基文在會上說,中國使數億人脫離極端貧困,在推動南南合作方麵也發揮著領導作用,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倡議、絲路基金和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都是顯著例子。
潘基文說,他對習近平主席的慷慨支持和堅定承諾深表感謝,認為其影響深遠。
(編輯王龍琴,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