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誰讓男孩變得沉默寡言(1)(1 / 3)

十幾歲的男孩正是需要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對周圍人的態度非常敏感,能捕捉到別人厭煩自己的絲微的情緒。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否定孩子,那麼孩子通常會變得更加沉默,會更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也更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父母要能夠理解兒子,要能夠欣賞兒子,要能夠站在肯定的角度上和兒子進行溝通。

你糾正的問題是否真的需要糾正

否定孩子,就是對他潛能的扼殺。

對於十幾歲的男孩來說,輕易地否定隻會關閉孩子心中情感的大門,他的心事,他的快樂或傷感都不會輕易再對父母訴說。尤其重要的是,父母的否定會直接砍掉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的潛能被深深埋葬。

孩子做錯事是難免的,大人尚且有做錯的時候,何況孩子呢?可是我們做父母的,可以無視大人的錯誤,卻毫不留情地把孩子的傷疤一次次揭開,還美其名曰“是為了他好”或是“為了讓他更好”!

細想一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雖然嘴上常說“給孩子自由的活動時間、空間,讓孩子自由探索”,可是,當麵對問題的時候,總是會以父母的威嚴間接地強製孩子,否定他的言行,讓他接受父母的管製,他以父母的答案為答案。父母總認為:作為過來人,我們知道怎麼做對孩子的未來最好。

殊不知,這種強製做法和對孩子否定的語言,已經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孩子對自我的看法也產生了扭曲,不是嚴重誇大自己的優勢,就是嚴重縮小自己的優勢。

最好的教育,應該讓孩子把最真實的內心體驗很好地表達出來。隻有讓孩子暢所欲言,孩子才不會對你封閉心門,才不會一味反對你的教育。

那些經常遭受父母否定的孩子,通常長大後會變得猶豫、怯懦;而那些自幼就受到父母積極肯定和鼓勵的孩子,做事往往幹脆利落,充滿自信。所以,當兒子在表達他自己的思想的時候,無論那是什麼,先不要急著否定它。

如何麵對處於叛逆期男孩的撒謊

男孩撒謊,並不一定都是壞事,父母要看到問題的實質,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教育。

過了十歲的男孩,會讓父母操更多的心,因為他們會有很多行為會讓父母感到難堪,比如撒謊。

王容的兒子李曉瑞13歲,本來很乖的孩子,忽然學會了撒謊,而且還麵不改色,即使被王容識破了,也不承認,還不斷狡辯。

某天,曉瑞放學後很晚才回家。媽媽問他去哪裏了,他說去同學李偉家補習功課了。可是就在幾分鍾前,李偉騎車載著他媽媽去姥姥家,經過王容家樓下。由於關係很好,她就和李偉的媽媽聊了兩句。

王容一聽曉瑞撒謊,氣急了,大聲問道:“再說一遍,你去哪裏了?”曉瑞看到媽媽沉下臉來,有些猶豫,吞吞吐吐地說:“我去李偉家補習了。”王容又問道:“你去李偉家,和誰一起補習功課了?”曉瑞立刻回答道:“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李偉啦。媽媽,你糊塗了嗎?”王容又問道:“你們班有兩個李偉,是嗎?”曉瑞知道有問題,就不說話了。王容憤怒之極,直接給了曉瑞一個嘴巴,說道:“你真長出息了,居然學會了撒謊。我剛看到李偉從樓下過。我們說了半天話,怎麼沒聽他說你到他家補習功課啊?”

曉瑞捂著臉,大聲喊道:“我們開始是說要到李偉家補習功課,可是李偉有事,然後就去王輝家了。不信,你問我大舅。王輝家就在我大舅家隔壁。”王容厲聲喝道:“你居然還敢狡辯。你大舅他們家人下班後都得七點以後才能到家,這個時候問他,他能看到你嗎?你可真聰明。居然想到讓你大舅給你當擋箭牌。”

王容越說越氣,忍不住又捶了曉瑞幾拳。這下可炸了鍋了,曉瑞把媽媽推開,扭頭就走,一邊走一邊喊:“我要離家出走。我不要這樣野蠻的媽媽。”王容氣得渾身戰抖,可是兒子卻頭也不回摔門走了。

俗話說:“十幾歲的男孩討狗嫌。”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會有一種自然的反抗本能。當他變得特別會撒謊,甚至張口就來,你也不要慌張。其實,大多數孩子說謊的最初原因往往源於家長。為什麼這樣說呢?

羅素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少兒心理問題的專家也說:孩子說謊有種種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出於無奈!他們說,撒謊有時是家長逼的!——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的!處於叛逆期的男孩,喜歡嚐試一些新鮮東西,而又不願意讓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根據經驗,父母們不會同意他的“胡作非為”,一旦他這樣做了,父母就會懲罰他。於是,在做錯事情以後,或者在破壞父母訂立的規矩之後,孩子會擔心受罰而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