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從改善你的說話方式開始(1)(1 / 3)

與男孩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會比與女孩溝通要難一些,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男孩,他們總是違背父母的意願而行事,顯得非常叛逆。這除了青春期的躁動和叛逆的內因之外,父母的說話方式也是重要原因,如果父母在和男孩說話的時候總愛發火,那麼男孩就會更加叛逆。

對兒子,你能做到零吼叫嗎

經常對兒子發火,就會封閉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通道。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H·格拉斯哥曾經說過:“青春期的男孩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非常酷,這種酷並非追隨潮流,而是在遇到失控的場麵的時候,他能夠站得住陣腳,能夠保持住冷靜。”

男孩是麻煩的製造者,特別是青春期的男孩,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前麵已經說過,不要把男孩當成你的麻煩,即使他真的製造了麻煩。要知道,弄出點動靜來,這是他成長的快樂。有些時候,麻煩對他的傷害並不大,相反,倒是爸媽的態度對他的傷害更大。

從原始的本能出發,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聽話,因此,一旦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或者違背自己所遵循和強調的準則後,父母就會冷臉對孩子,不是出口責罵就是貶損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父母從來不願意跳出“教育”的意義來看待自己的行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在好好地做教育,也不願意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行為,就更別提孩子的角度了。他們過於強勢和自以為是。

大多數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做教育幾乎就是在解決各種對抗,比如對抗孩子的天性、興趣喜好和思想。可是成長中的男孩不喜歡固定的規則,不喜歡生活在束縛之中,他們要自己去探索,他們要自己看看世界到底哪裏存在著問題,他們有一種解決難題的欲望,有一種重新建立規則的本能。

父母的吼叫和責罵隻會讓他們感到困惑,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父母就是不讓他們揭開世界的麵紗。小一點的孩子遭遇父母的吼叫和責罵後,會用哭泣來抗議,膽小的會變得懦弱,表麵上服從父母的規則,但是內心卻不以為然,這為青春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膽大的孩子在小時候,對父母的吼叫和責罵也非常恐懼,但是隨著年齡的成長,他們獲得了反抗的能力,於是就把全部矛盾放大,會無所顧忌地和父母對著幹。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行為方向已經完全被我們的情緒所導引,他們沒有自然地去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而是專門針對父母反對的事情。

尤其恐怖的是,在敵對發生的時候,孩子們心裏會形成巨大的壓力。作為成人,我們都知道,壓力大給人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那是比膽怯、筋疲力盡、擔心,或是生氣更嚴重的傷害。壓力過大時,我們會關起心扉、停滯不前、放棄努力。心理學家說:當人們覺得無力應付某些事情時,就會覺得壓力過大,一旦壓力超越了承受能力,人們會覺得自己再也撐不下去了,於是,他們的精神會慢慢崩潰,並幹脆放棄努力。“當我們說到壓力的時候,總是頻頻感歎,壓力很大啊,要調整狀態啊。可是我們卻在最愛的孩子身上,不斷施加壓力而不自知。

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就是毀滅性的打擊。看到這句話,你可能立刻“壓力很大”。有人說:父母的角色是輸不起的。教育雖然不是你的職業,但是教育孩子卻是你永遠也躲避不開的責任。如果你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就不要再對著兒子吼叫了。

約翰·利姆是美國西部的一名警察,他逮捕了一個投案自首的15歲的叫詹姆斯的少年,詹姆斯承認自己殺了一個老太太。

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利姆發現了很多疑點:1.詹姆斯已經在老太太家呆了十幾天,可是除了廚房和老太太的臥室,其他地方並沒有詹姆斯的指紋。2.老太太的一些輕便而貴重的財物完好無損,詹姆斯似乎對這些東西並不感興趣。3.老太太顯得很安詳,身體沒有任何受傷的痕跡,腸胃裏也沒有有毒物品,法醫鑒定後認為是自然死亡。

接著,利姆在提審詹姆斯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詹姆斯說自己殺死了老太太,可是在回答“怎麼殺死她的”這個問題時卻語無倫次,他說是掐死她的,利姆告訴詹姆斯,老太太的脖子沒有被壓迫的痕跡,詹姆斯又說是給她下了毒藥,還說這種毒藥是世人沒有見過的,是他自己研製的專門殺人的。利姆於是就問這種藥需要怎麼配置,用什麼容器盛裝,詹姆斯卻閉口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