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人之本能,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問題。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協調人體各種機能,促進性激素的正常分泌,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良好,有益於人體健康。如果缺乏性生活,常會造成人的精神緊張、心情煩躁、食欲不振、失眠多夢。如何才能做到房室養生呢?經文中提到的“七損八益”就是具體的做法。“七損八益”是指在性生活中有損健康的七種表現和八種有益保持精氣、有利於性生活的引導動作。
“七損”,即閉,精氣閉塞;泄,精氣早泄;竭,精氣短竭;易,陽痿不舉;煩,心煩易亂;絕,陷入絕境;費,徒耗精力。
“八益”,歸納起來即為平時注意房中鍛煉,以蓄養精氣;在行房時應充分嬉戲,使雙方都產生強烈性欲;交合中要適可而止,不要恣情縱欲,濫施房泄;陰莖要勃而生還,不要死而後返等。
“七損八益”是房事養生中所必須遵守的原則。了解“七損八益”,在房事中注意調攝陰陽,這樣就可以避免早衰,不致因性生活不當而傷腎。
情誌和腎的關係
情誌和暢方可延年長壽
善於養生的人不做不想做、勉強而為之事;不胡思亂想,情緒樂觀。這樣就能夠心曠神怡,生活就能寧靜。
“七情太過”與腎保健
人在認識事物和與他人接觸過程中,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情感態度,如果情感太過,超過了人體的調節範圍,就會產生疾病。《內經》中曾說:“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潤,此象之常也。”這就是說,一個人有時高興,有時發怒,有時憂愁,有時悲傷,這好像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有時下雨,有時幹旱,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這種情況變化太過,就會導致人產生疾病。
過喜可使“氣緩”,也就是心氣渙散,造成血液運行無力,形成淤滯;過於悲憂則“氣消”,也就是憂愁、擔心、苦悶,可以使氣怯神弱,氣機消散;過思則傷脾,也就是“思則氣結”,可以使脾胃的運化失職;過悲則傷肺,使心肺鬱結,意誌消沉。那麼如果過於驚恐就會傷腎了,驚則氣亂,恐則氣下。調攝情誌養腎
不時禦神
《內經》中曾說: “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裏是說,如果不駕馭、控製自己的精神,貪圖一時快樂,違背生活規律,就會有害自己的健康,使人衰老。也就是說要用自己的意誌去駕馭自己的精神,不能任意而為。如果精神耗散不能守持於內,那麼就會半百而衰了。所以靜心養神,使正氣充聚而不渙散,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靜心養神,也就是要精神內守,要安心處事,從容溫和,光明磊落,專心致誌,做到安靜和調,神清氣和。
少私寡欲
少私,是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地位、物質的嗜求。不可欲望過高,超越現實。應把精力放在事業上,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而應腳踏實地多幹事,少私寡欲,是身心健康的保證,“人到無求品自高”。
誌存高遠
少私寡欲是不是就庸碌一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呢?人生於世,要有遠大抱負,要有大誌。這就需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對生活和事業充滿信心,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基石。有遠大的抱負,積極進取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這些都是具有健身、防病、養生作用的。人的進取精神,是製定在自己要實現的目標上,是對其所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的總和。一個人如果有堅定的信念,切實可行的目標,他就會通過自己的實踐去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刺激人體各種激素的分泌,使人心胸坦蕩,情緒高漲,免疫功能旺盛,抗病能力增強,就能健康長壽。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大多都長壽,就是因為他們誌有所專,勤奮用腦,心胸豁達寧靜。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但事業上有所成就,而且壽命也比一般人長久。
堅定信念,量力而行,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良好心態,是科學養生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也是養腎的重要環節之一。
轉移情誌保腎
所謂轉移情誌保腎,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變人的情誌和意誌,以擺脫不良情緒的苦痛,因為很多人患有疾病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終日惶惶,悶悶不舒,尤其是有腎病的患者,怕病情惡化,不易治愈;怕影響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終日圍繞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悶,甚至恐懼緊張,使病情更加嚴重。這時如果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使思想焦點從病轉移到其他地方去,或改變環境,使患者不再與不良刺激因素接觸,這就是轉移情誌治療法,轉移情誌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人不同條件靈活運用。
琴棋書畫怡養身心
在情誌不快,煩悶不安時,聽聽音樂,欣賞一下戲劇,瀏覽一下書報,可使緊張或煩悶心情得以緩解和消散。參加有益於身心的活動,如繪畫、書法等各種不同的、自己喜歡的活動,可以排除愁緒,寄托情懷,舒暢氣機,怡養身心。
運動郊遊舒暢胸懷
在思慮過度,心情不快,惱怒憂愁之時,如果外出郊遊,或運動鍛煉,或適當體力勞動,把自己置身大自然的藍天白雲,鳥語花香之中,舒暢胸懷,轉移注意力,驅除煩惱,解除緊張情緒,這對養腎是非常有益的。當然,患有腎病的患者,不宜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