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缺陷性疾病,是由於代謝功能紊亂而造成的。自從采用了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以來,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率比過去有所增多,糖尿病孕婦的死亡率已極低。但是糖尿病孕婦的胎兒死亡率仍很高。
當孕婦生下一個“超大”的嬰兒時,醫生馬上會想到母親患有糖尿病。這巨大的胎兒不僅會造成孕婦分娩不順利和難產的危險,還會因為孕婦的血糖濃度高,促使胎兒的胰島素分泌增加,出現胎兒高胰島素血症,容易造成胎兒畸形,並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據統計,患糖尿病的孕婦所生的胎兒畸形率比正常孕婦所生的胎兒高出3倍。
糖尿病患者妊娠後會加重腎髒和血管病變,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發育遲緩而造成出生時低體重。
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不能懷孕。如果患者血壓正常,心、腎功能未受損害,眼底檢查亦正常,患病較輕,還是可以妊娠的,但必須是在產科和內科醫生共同的密切觀察和治療下繼續妊娠,要積極控製患者的血糖濃度,以確保胎兒的健康和安全。
為了及早發現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婦女和孕婦要在不同時期做尿糖測定。值得注意的是,化驗呈陽性者,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妊娠期間可引起腎性糖尿,妊娠後期乳腺功能活躍,就會出現乳糖尿,而這些均屬生理性糖尿。因此,懷疑患糖尿病的孕婦要進行多次認真檢查才能確定。
孕前治療心髒病
妊娠後心髒必須負責向子宮輸送大量血液,而機體耗氧量的增多和體內水、鈉瀦留等,則會導致心髒負擔過重。到臨產分娩時及產後1~3天內,心髒負擔更重,這時很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因此,心髒病患者在妊娠中病情會進一步惡化。由於心髒承受不了供血負擔,會引起流產、早產,而且心髒病還是妊娠中毒症的起因。
有呼吸困難、身體易疲倦、心悸等症狀的婦女,懷孕前要做心髒檢查。心髒病Ⅲ級和Ⅳ級患者要嚴禁懷孕,最好做絕育手術,如果避孕失敗,要及早采取人工流產。冒著生命危險要孩子是不值得的。
Ⅰ級和Ⅱ級心髒病患者可以妊娠,妊娠後應盡可能請心髒病專科醫生、產科醫生進行定期會診。要隨時觀察、留意心髒功能情況,以防發生心力衰竭,危及母嬰生命。孕前治愈膀胱炎、腎盂腎炎
女性尿道短,並且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又很近,因此,細菌較容易侵犯到膀胱,引起膀胱炎。病情若沒有得到控製,感染還會延伸到腎盂,導致腎盂腎炎。
膀胱炎的主要症狀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燒灼感等。患者常可通過大量飲水而使症狀有所緩解。如有上述症狀,應盡快接受檢查、治療,不要耽誤。
膀胱炎容易複發,尤其是在妊娠期,陰道分泌物增多,稍不注意個人衛生,極易導致複發。因此,患過膀胱炎的婦女醫治要徹底,即使一般症狀消失,尿化驗正常,也必須持續服藥1周左右,以防複發。
孕婦要預防膀胱炎就得勤洗澡,勤換內褲,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平時多飲水,禁用香辛等飲料;避免過度勞累;勿受涼。如果發現得了膀胱炎要及時治療。如果症狀在妊娠36周前或分娩1周後出現,可用熱水坐浴,以減輕症狀。
孕前治愈陰道炎
陰道炎大多數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如果陰道炎未治愈,分娩時可在產道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患鵝口瘡病。
陰道炎患者最好是先治愈後生育,否則既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又影響妊娠。真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症狀是陰部發癢,嚴重時,癢得令人坐臥不安,陰道分泌物為豆腐渣狀,陰道口周圍發紅,似濕疹。如果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及時上醫院診治。
真菌性陰道炎的預防關鍵在於外陰的清潔和消毒隔離。患糖尿病的婦女要特別注意預防。
甲亢患者不宜懷孕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一種基礎代謝紊亂造成的疾病。患者可出現心慌、心跳過速、氣短、多汗、怕熱、食欲亢進、神經過敏等症狀。
患甲亢的婦女常常有月經異常和無排卵,因此不易懷孕。但不是所有患甲亢的婦女都不能懷孕。一旦甲亢患者妊娠,很容易發生流產、死胎、早產現象。這些現象明顯高於正常婦女。妊娠會加重甲亢患者的生理負擔,使其甲亢症狀加重,孕婦的病情惡化。
如果孕婦在妊娠期間必須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這樣會抑製胎兒的甲狀腺功能,因而造成胎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甲低),導致小兒出生後的呆小症。如果妊娠中采用了放射性碘來治療甲亢,則這個胎兒會因為接觸過多放射線,造成嚴重後果,應終止妊娠。
如果孕婦發生了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這對胎兒的影響比患甲亢更大,會使胎兒的流產率和圍生期死亡率增高。
甲亢患者懷孕是危險的,對母嬰均不利。從優生角度考慮,患甲亢時不要懷孕,待甲亢治愈,再懷孕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