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
婚後夫妻同居3年以上,沒有應用避孕措施,如果女方不懷孕的原因在於男方,稱為男性不育。男性不育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許多疾病的因素造成的結果。凡是能夠幹擾男性生育環節的疾病和因素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絕對不育和相對不育2種,前者指完全沒有生育能力,如無精子症;後者指男性生育能力低於婦女正常懷孕所需要韻生育力臨界值以下,如少精子症。
根據發病過程不育症可分為原發性不育,即婚後從未受孕;以及繼發不育,即婚後有過女方懷孕史、或有過生育,以後又出現不懷孕者。
影響男性生育環節的因素
男性生育力的3個必備條件是:正常的生殖器官及功能;正常的性功能;男性體內無抗精子抗體。除此以外,男性生育還要受到很多環節的影響,隻要其中某一個環節受到幹擾,均可造成不育。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發現和了解得比較多的,與男性不育有關的環節有下列幾項:
射精障礙
常見的射精障礙有不射精與逆行射精。這2種情況都無精子進入陰道,根本不可能形成受精過程。
與性交有關的因素
陽痿者,陰莖不能插入陰道,必然無射精能力;頻繁的性交可使精液質量降低,精子總數不夠;太少的性交,一旦錯過配偶的排卵期而失去受孕機會。
輸精管道障礙
輸精管道障礙表現為性交後無精液流出,即常說的無精症,無精要注意弄清是睾丸本身無生精功能,還是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由於某種原因使精子不能排出,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睾丸功能障礙
睾丸能生精子,也能分泌男性激素睾酮。當睾丸本身有病時,如先天性無睾畸形,睾丸下降不全(也就是隱睾),睾丸不發育或發育不全,克氏綜合征,睾丸外傷、腮腺炎、睾丸結核、梅毒、麻風、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精索靜脈曲張和睾丸扭曲,巨大腹股溝斜疝和壓力高、張力大的厚壁鞘膜積液壓迫而致的睾丸萎縮等。或因全身性病變,如神經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過度吸煙、喝酒等,都能引起睾丸功能發生障礙,使之失去生精功能。
附睾結構功能障礙
附睾是貯存精子的主要器官,而且還具有重要的吸收、分泌和免疫屏障功能,為精子在形態和功能上的成熟提供了合適的環境,精子在附睾內,逐步獲得了運動能力和受精能力。
輸精管結紮後,可使附睾管擴張和精液淤積,致精子在附睾被分解破壞、吞噬吸收,從而引起了血液內抗精子抗體的增多,在有些情況下,結紮的輸精管即使接通卻難使生育能力恢複。
調節性活動的內分泌紊亂
下丘腦、垂體、睾丸是調節性活動的主要內分泌腺,又稱為下丘腦—垂體—睾丸軸係。這3個腺體的任何病變都能影響其分泌而致功能紊亂。
附屬性腺功能障礙
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是男性的附屬性器官,它們的分泌物組成精液。正常的精囊能產生凝固因子,因此使健康人的精液射出後隨即發生凝固,如射出精液不凝固、精量少、不含果糖,則說明無精囊。附屬性腺因某些病變,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均可引起不育。
形成男性不育的因素
造成男性不育的因素很多,包括有生殖係統疾病及全身疾病,其中有器質性病變,也有功能性病變,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如物理、化學、精神心理因素等。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生殖器官發育異常
陰莖先天性發育異常,包括有先天性陰莖發育不全、隱匿陰莖、無陰莖、小陰莖、異位陰莖等,均因不能勃起而無精液射出,即使勃起,但因過小也無濟於事,致使不能受孕;尿道的先天性異常,包括尿道上裂和尿道下裂、先天性尿道憩室和狹窄,都因精子不能輸入陰道而造成不育;睾丸先天性異常,包括睾丸缺如、睾丸發育不全、隱睾、異位睾丸等,它們都因無精子或精子質量低下而不能生育。先天性附睾、輸精管發育不全而形成的精道梗阻,精囊發育不全、缺如,尿道憩室等附屬性腺功能異常,均可導致不育。
性功能障礙
陽痿、不射精、逆行射精都沒有精液進入陰道,受精無從談起,是導致不孕最明顯和最常見的原因。
內分泌紊亂
(1)睾丸分泌功能紊亂
睾丸間質瘤或睾丸分泌功能亢進,過量的睾酮轉化為雌激素,可使男性發生女性化。睾丸分泌功能低下可分3種類型:
一是原發性睾丸功能低下,也叫促性腺分泌增多型性腺功能低下症。表現為血中性腺激素水平高,克氏綜合征所致的睾丸萎縮,放射線、細胞毒所致的睾丸損害。
二是繼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又稱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型性腺功能低下症。主要表現為血中促性腺激素水平低。
三是雄激素受體缺乏,即靶器官對睾酮反應低下。臨床上表現為男女兩性畸形。
(2)垂體分泌功能紊亂
垂體功能亢進早期可引起性欲亢進,繼而發生性欲減退,以致發生陽痿。垂體功能低下可使性欲減退,睾丸萎縮。
(3)甲狀腺功能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