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止秘密回了廣州,這裏他有些陌生,畢竟這是他第一次來這裏,不過一般的路途觀止都了解,來這裏之前他已經做了一番研究,包括廣州的地理,文土人情,習俗個性等等。
可是這個“秘密”始終沒有躲過李鴻章的眼睛,他早在幾天前就布下了天羅地網,非要把觀止給揪出來的樣子,說他是愛著清皇朝也好,還是為了王陽明一家也好,李鴻章對觀止這件事是特別的在意。
李鴻章的眼線已經在廣州各處做好準備。身為大臣捕捉賊臣亂子也是本職的事情,對於統領十多萬淮軍的李鴻章來說,要布置一個周全的天網並沒有多大的困難。
左宗棠也已經告別人世,觀止就是一個沒有上頭罩著的亂黨,觀明海的官職是扶著查辦貪官汙吏,對於李鴻章這樣的將領依然是沒有辦法的,如若觀止一如以往做個鎮遠將軍,他的說話實力都要比觀明海有厚度。
可惜觀止沒有走這條路。
在廣州碼頭,戴著帽子的觀止以日本人的身份出現,前來接觀止的是林覺民,他們相互交接了暗語之後林覺民帶著觀止來到一處寓所處,然後通過密道達到另一個地方,觀止對林覺民說:“這位兄弟怎麼稱呼?”
“林覺民,你就是觀止將軍吧,我聽說過你。”
“叫我觀先生吧,將軍這種稱號不適合我們革命軍的稱呼。”
“好的,觀先生。”
林覺民看起來很年輕,他的實際年齡為20歲,比觀止比起來像個剛長大的大男孩,心誌卻要比他稚氣的臉看起來成熟許多。
來到目的地,出來迎接觀止的是鄭士良,鄭士良和觀止也是第一次見麵,不過彼此都有聽說過,所以不算陌生。
“鄭先生,這是孫先生的親筆信。”觀止從西服衣兜裏拿出來信件遞給鄭士良,鄭士良拆開來看了看,裏麵詳細寫了具體的起義計劃和步驟,這是封密信,鄭士良看過之後就在火爐上點燃了,以毀滅證據。
“觀先生會在廣州留下吧,這次估計需要四個月以上的時間來準備。”
四個月,那就與觀止預算中的時間要多出來兩倍的時間,這樣隻能到十月份以後才能回去了日本。
“孫先生已經聯係了德意法英等國,希望能取得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支持和讚助這次的起義,餘育之先生將讚助軍費萬元,唯一需要的就是希望鄭先生能在廣州招募軍隊。”觀止大概給鄭士良說明了這次來廣州的目的。
“軍隊暫時還不能籌建起來,隻能發動工人兵,不過應該不成問題,隻要孫先生決定了在預定中的時間發動起義,很快就能召集部隊。人數不是很多,需要後續發展。”
“這倒不是問題,隻要開始了第一步,接下來的行程會相對容易許多。鄭先生就著手準備兵力人數。”
“觀先生就先留下來吧。”觀止和鄭士良聊了大概一個鍾左右的時間後,鄭士良讓林覺民進來,給觀止安排住宿,林覺民把觀止帶出去,來到一處房間裏,這間房間不大,挺隱秘,讓觀止喜歡的時這裏能看到陽光。
“觀先生,您就在這裏先住下吧,到時有更好的地方了再給你換。”
“沒關係,不用麻煩了,我就住這裏。”
“好的,有什麼事隨時叫我就好。”
觀止點頭示意,林覺民出了門。觀止把行李都打開,裏麵沒有什麼珍貴的東西,隻有一套西服和一些生活用品。他把衣服掛在衣櫥裏,伸了伸腰走到陽台處,能看到不少的樹木。這裏是廣州的越秀區郊區,離市區不遠。
離開兩年回到了清皇朝,觀止隻想起曾經的左宗棠帶給自己的許多教誨,自由左宗棠死後,觀止喝酒的次數明顯少了,後來去了日本追隨了孫文,就幾乎不再喝酒,像變了個人,變的更像是先進的革命者,不再局限在封建皇朝的思維之中的革命家。
現在的清皇朝對他來說不是皇恩浩蕩,相反的,清皇朝是個阻礙,觀止認為他所需要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力助孫文推翻這個腐敗的政權,建立一個全新的民主機構。
李鴻章出現在福建,左宗棠死後,他接管了福建的軍權,在都督衙門,劉士奇進來彙報說:“李大人,據廣州密探來電,觀止已經到廣州,是否逮捕?”
李鴻章看來還是把觀止的行蹤摸了個通,他沉思了片刻說:“不急,等他有所動作的時候再拘捕也不遲,派人好好盯住了,一旦跟丟,皆斬。”
“是,大人。”劉士奇出了衙門。
李鴻章翻閱著關於觀止的任何一份資料,想從中獲得更多的消息,和釣大魚,這隻大魚就是孫文。他的野心不局限在觀止這條魚上,他希望能透過調查觀止從而獲得關於孫文的所在地,一舉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