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上元佳節,湊個熱鬧(1 / 2)

楊素有四個兒子,最滿意的還是屬於楊玄感,雖然這件事讓楊素頗為惱火,但是自己的兒子又怎可輕易殺害,所以對於楊玄感楊素隻是一見刺破了楊玄感胸口上的皮肉僅此而已。

皇宮武德殿中楊廣依舊冷著一張臉,“邱瑞你等先下去!”楊廣現在實在沒有時間去想該怎麼對待趙仁一夥人,他現在是需要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和想法,看看要怎麼處理楊晾楊秀潛逃的事情,“宇文化及你暫且留下。”楊廣又下了一道命令。

邱瑞一聽忙帶著趙仁等人就離開了武德殿往皇宮外走去,宇文化及則是站在一旁,等候皇帝開口說話,楊廣聲音泛著冷漠道:“你有沒有證據,能證明放走楊秀和楊晾的就是楊玄感。”

宇文化及一聽,知道楊廣如今對楊素已經很忌憚了,但是無奈他此時卻是沒有證據,宇文化及道:“此次抄家乃是我與楊素一同辦理,而楊玄感則是一個副督辦,當天也隻有他有接觸過楊秀和楊晾,我想這是他必然參與,所以特地來稟報陛下,還請陛下早作防範。”

楊廣一聽,雖然有些生氣,但是這宇文化及的忠心卻表露出來,讓楊廣一喜,楊廣道:“愛卿真是忠心,這見事朕會好好處理,讓愛卿費神了倒是朕的過失,愛卿要不過一會留下陪朕一起用完晚膳再走?”楊廣看宇文化及風塵仆仆的趕來,又看他這般,心想是要給他點甜頭。

宇文化及一聽沒有想象中的加官進爵,心裏頭有些喪氣,但是看到楊廣相邀又不敢拒絕,隻能點頭同意道:“多謝陛下,那微臣就不可以了。”

出了皇宮來到邱瑞的府上,已經是下午的事情了,這才剛一到府,就見王義帶著好幾十個士兵前來,邱瑞知道這肯定是要搬走皇杠,邱瑞也不拒絕而是熱情的貼上去,關心的問王義道:“王大人可是需要本王幫忙,這麼一大車子皇杠恐怕王大人帶的人太少了點。”

王義搖搖頭,示意不需要幫忙,吩咐著手下來來回回搬了好幾次,這次全部送回了國庫裏。

趙仁看楊林交代下來的任務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心裏頭已有離去之意,趙仁對著邱瑞說道:“這次多謝王爺幫忙,如今事情也已辦妥,我想是我等告辭的時候了,王爺珍重!”

邱瑞一聽心想明日就是上元節了,哪有過上元節還趕路的國力,邱瑞道:“明日就是上元節了,想來洛陽的上元節你們也沒見過,不如留下來過完上元節在走。”

趙仁幾人一聽都心想洛陽的的上元節花燈那是很有名的,基本上隻要到了上元節,晚上直接走和白天一樣,滿街的燈籠照亮了洛陽所有的街道,那猜燈謎的活動更是舉辦的有些有色,什麼捏泥人、投壺、這些東西都可以讓你瞧的眼花繚亂。

想到這裏趙仁等人一致同意邱瑞的說法,就在這漫長的十幾個小時的等待中,終於迎來了趙仁期待的第一個在古代過的上元節,這上元節又稱之為春燈節、元宵節,是每年八月十五才舉行一次,一年也就一次是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但隨著國家的大一統,上元節不僅是漢民族的節日,已經上升為全國的節日。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春節地位最重,規格最高,而上元節卻是最熱鬧的。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鬧元宵”。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這句詩就是對元宵節最好的寫照。

趙仁他們一夥人等到已經夜幕來了,幾人這才出發去洛陽有名的鬧事,準備一同觀看洛陽的街燈,這次跟著趙仁的還有月牙兒和楊玉兒。她們兩個也經不起誘惑,隨著趙仁他們一同來到鬧事,此時鬧事已經是燈火齊全了,隻要是在鬧事裏做著小買賣有店鋪的,基本上都是張燈結彩歡送上元節,有大有小,花樣各異,形狀不同,或明或暗,或遠或近,從遠方望去,便像是掛在天邊的月亮,挨個點燃揉亮,甚是美麗。

路兩旁行人甚多,丫鬟們手執燈籠,在微寒的春風裏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小姐們含羞帶笑,低頭急行,深怕是被別人瞅著了自己麵容。尋春的公子哥手執逍遙小扇,不時打量著來來往往的女子,模樣甚是瀟灑。

趙仁幾人穿戴的尤其整齊,尤其是趙仁,今天更是特意換了一件穿著一襲繡綠紋的紫長袍,外罩一件亮綢麵的乳白色對襟襖背子,袍腳上翻,塞進腰間的白玉腰帶中。腳下一雙清一色小朝靴,看的月牙兒和楊玉兒都對趙仁目瞪口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