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分組搜尋(1 / 3)

楊教授的一些話,讓所有的人都感覺到恐怖,不可思議,但是顧長林顯然是見過世麵的人,所以雖然沒有打斷楊教授的話,但是等楊教授一說完,顧長林就迫不及待地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教授的話有道理,但是我個人卻有另外一種看法。”

“我們所處的這個森林,屬於什麼亞熱帶也好熱帶也好,暫時不用理會,隻是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們雖然是在這裏迷路,但是按照道理來說,我們應該離森林的出口並不算很遠。”

“雖然手機都無法通訊,但是這些可能是偏遠山區本來信號覆蓋就差造成的,至於衛星電話,受到幹擾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什麼。難道你們相信這裏有鬼神出現?!”

張燕華一直都沒有做聲,隻是默默在心裏麵計算著什麼,聽了楊教授和顧長林的一番話,張燕華就讓兒子小明把旁邊清理出一片可見地泥的空地,然後折斷一根樹枝,開始比劃起來什麼。

眾人都覺得很奇怪,但是也沒有問,隻是等待張燕華比劃了很久之後,張燕華自己開始解釋起來:“如果這裏是我們遇到車禍的地方,那這個地方就是森林的話,我們進入森林的是從這個方向的。”

“但是因為進林之後,我們的行程就變成未知的了,所以我可以大膽假設,一個成年男子在一個多小時內直線距離的最遠行程,因為要考慮到這裏的環境和地形,我們就假設可以達到在正常環境下行走一個小時的6公裏,其實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內,我們可能都曾經改變過方向。”

“如果我們就取這個最大值6公裏,那就是說當我們準備找回去的路的時候,我們的位置應該在以森林出口為起點直線距離6公裏,半徑為6公裏的圓的範圍裏麵。”

“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在準備尋找回來的路的時候,也許我們又發生了方向性的錯誤,就假設我們是徹底走錯了,應該也就是繼續深入走了差不多一兩個小時,也就是說最多我們也就是在以森林出口為起點,直線距離為18公裏的半徑的圓範圍。”

誌雄開始明白了些什麼,而且要知道,所有的人都彙集到這個地方,這個小麗和孫鵬最初休息的地方,證明最起碼大家都沒有犯更大的方向性錯誤,根據張燕華的推斷,再考慮到每個人的特殊情況,誌雄自己一個人,可能走得距離會遠一些,但是張燕華一家三口是進林差不多一個小時就開始找回去的路,他們一個小時是走不了多遠的。

而同樣小麗和孫鵬,也是沒有走多遠,然後就到這個地方休息了,這樣一來,這個地方實際應該離森林的出口不會太遠,也就是最多直線距離6公裏。

楊教授仔細聽了張燕華的解釋,同時也很認真看了她在地上畫的參考圖,如果隻是講邏輯,張燕華的分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楊教授心裏麵卻總想著另外幾件事情,可是現在他還不太願意把這些告訴給別人,因為那些事情都是根本沒有邏輯,不講道理的事情,甚至都是一些詭異恐怖的事情。

可眼下最關鍵的是要解決水和食物的問題,楊教授心裏明白,如果可以找到出路,至少他們中間應該有一組人早就應該走出森林了,但是為什麼所有人都迷路而且無論往哪個方向,最終都沒有找到出路?

其他人也許沒有意識到現在的危機和風險,但是楊教授是經曆多次考察探險甚至是好幾次都差點失去生命的,所以隻有他自己真正明白在野外的大自然的可怕之處。

顯然,張燕華的一番道理還是極大地鼓舞了眾人的士氣,最起碼大家都覺得現在的位置應該離森林的出口不是很遠,隻是到底應該選擇哪個方向,要怎麼才能真正離開,大家都希望聽到楊教授的主意,畢竟在每個人心目中,教授還是很有權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