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找真正的女人(1 / 3)

到了那,竟然有幾個人比他們先到,還都是一對對男女同學,一看那姿勢就是在戀愛。王光就不明白了,學校不是三令五申的不允許在校期間談戀愛嗎,還說的那麼嚴重,說抓住了就處分,這也沒有人怕呀!一想想也就通了,賣淫嫖娼打擊的那麼厲害,還有人繼續在幹,何況人家這還合法呢,就更禁止不住了。這麼一想王光的心就坦然了,老子正當的和個女同學聊會天,有什麼好怕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好的地形都被別人占領了,不過這林子不小,他們找了個離那幫人很遠地方,正好有一塊不大的石頭,王光用嘴吹了吹,又用手抹了幾遍。指著石頭說:“你坐這……”

杜鵑看了看他說:“你呢?”

王光四處張望了一下說:“我再找一塊去。”他走出一段才發現一塊,就是有點大,沒有辦法,好在王光什麼都沒有,就是力量足,他費足了勁才把它搬過來,到她身前時已經氣喘籲籲了。

杜鵑站起來笑著說:“你怎麼這麼笨呢,你就不會回來搬我這塊小的……”說完哈哈大笑,引的遠處那幾對直往這邊張望。

王光把石頭放在她對麵,喘息了一下,一撇嘴:“我還真想到。”搬都搬完了,還想它做什麼,他一屁股坐在石頭上。

杜鵑一坐下了王光就覺得不對,因為王光的石頭比杜鵑的高,再加上他本身就比杜鵑高,一看杜鵑簡直受審的樣子,王光覺得很不舒服。就殷勤地站起來說“來,我們換個位置。”

杜鵑不解的站起來問:“為什麼?”

王光坐到她坐的石頭上,這會感覺他還好點,就說:“你不覺得我剛才那麼坐著我象個主審官嗎?”

杜鵑一字一板地說:“我發現你這個人很奇怪。”

王光不解的問她:“怎麼奇怪了?”

杜鵑饒有興趣的分析:“搬石頭的時候證明你是粗心大意,換位置又體現你比較體貼細心,你說你不怪嗎?”

王光不可置否地說:“這有什麼怪的,這恰恰顯示了我作為男人應有的本質,那就是健壯和謙讓,這是美德呀!”

杜鵑反駁道:“你這呀!怎麼總是不按常理說話。”

王光就開始胡謅:“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考慮的,所謂常理,也就是平常的道理,一般大師級別的人物都不說,因為它太平凡,顯示不出大師的風采。魯迅說了,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路了,我想大師就是那個第一個走路的人。”

“都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那就對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王光看她有點不高興了就不胡說了,“好了,好了,不開玩笑了,你找我什麼事情?”

杜鵑還有點來勁了,繃著臉道:“沒事就不能找你?找你就非點有事?”

王光倒被她說愣了,是呀,人家找你就非點有事,還真是自己問的有問題。王光都不知道怎麼說話了,就瞪著眼看她。

杜鵑看王光不說話了,忍著笑問:“說呀,你不是挺能狡辯的嗎,怎麼不說了?”

王光拿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說:“我狡辯了嗎?您在開玩笑吧!在漂亮女生麵前我一向很有風度的,請問,我怎麼說,您才會更開心一些,請您及時指正,我會當場改過。因為象我這麼紳士的男人,絕對不會讓坐在我對麵的女孩,受一丁點委屈的。”

杜鵑有些無奈的說:“你能不能不再油嘴滑舌了?”

王光一本正經樣子:“您難道不覺得,這是我身上最耀眼的閃光點嗎?正所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您應該更多的用辨證法去看待一件事情,如果您把它改成詼諧幽默,我想會更準確一點。”

杜鵑無可奈何地說:“真是拿你沒辦法,不和你說了。”

王光擺出一副曆經世事的樣子:“看來孔夫子說的不錯:世間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杜鵑並沒有生氣,笑著說:“孔子還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還說過: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還說過: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

杜鵑懂的到不少,出乎了王光的意料。接下來他們聊了一些關於文學方麵的東西,王光愈發覺得杜鵑竟然不可小視,知道的東西不少,根本不象他們寢室的那幫二百五,隨便的給他們來一首關漢卿的《不伏老》,就讓他們五體投地了。

杜鵑對王光說:“我喜歡李清照,她的詞讀起來很有味道……”

王光調侃:“李清照過於感性了,而且太癡情,太戀男人了,想老公想的,寫出的詞都帶一股子怨婦味。”

杜鵑就批評王光:“淺薄,怨恨是有點,更多的是淒涼,一個女人,在那個年代多不容易,隻能苦苦的等待。”

王光又開始胡謅了:“可不是,要是放到現在現在,早就找個萬元戶改嫁了……”

杜鵑拿他沒有辦法,無奈的說:“你就胡勒吧……”他們談了將近兩個多小時,馬上就要內務檢查了,王光就對杜鵑說內務還沒有整理呢,得回去整理內務。他都被扣10多分,再扣他就要掛了。之後他們就分開了,王光趕緊回到寢室整理內務,可不能再扣了。

他們這裏雖然平時生活上管的嚴格,但是在學業上簡直就是太輕鬆了,所有的任課老師都不追求什麼難度,考試雖然不是開卷,但基本提前老師把範圍劃了,基本三道裏兩道是考試的題。所以平時上課完全可以睡大覺,老師一般是不會理你的,但你絕對不可以打呼嚕,因為那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一般九十分鍾的大課,二十分鍾後老師就沒了,他們說了,都是一些基本法,把主要的背下來就行了。解釋一下,他們這主要培養的是法警,不過更多的是給公安機關定向委培的,也就是說那裏來,那裏去,畢業分配的時候乖乖的回老家,沒有自己的選擇餘地。

由於不能出去,下午又沒有課,時間就顯的格外的長,王光是法律係,學的東西都很簡單,基本就是法律法規,都是死的東西,絕對不象文言文,這麼解釋也行,那麼解釋也行,要不然明明是寫錯了字,就說是通假字。在這方麵王光很瞧不起中國的文人,太缺乏否定前人的勇氣,不怪人家說,以前連看個書都是不停的點頭。所以王光就找了一些書來看,有學校圖書館借的,有自己買的,不過現在已經換成大部分是中外文學了,至於武俠,就不要再侮辱王光了,他早在高中的上半段就研究完了“金古梁”的著作了,至於其它的王光當時就看不進去,現在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