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燉菜(1 / 2)

晚上王光和強子決定到市區去轉轉,於是就把店門鎖了,坐著公交去了廣場,那時候的廣場還是以一個蘇聯偉大領袖的名字命名的,象征著中蘇友好,後來改了名字。因為冬天還沒有過去,天還很冷,廣場上的人不是很多,他們邊逛邊閑聊,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六點多。

王光和強子都感覺有點餓了,於是決定找個地方吃飯,強子問王光想吃什麼,王光就建議去吃火鍋,於是他們在廣場附近找了一家不是很大火鍋店。

中國人愛吃火鍋,但卻尤以東北人為甚,這是地理氣候決定的,沒得爭沒得搶。東北文化不能回避飲食文化,說起飲食又絕繞不過去涮火鍋。東北火鍋一般都是在冬天吃,在那種可以輕易凍掉人鼻子的天氣裏吃,這種冬日裏的火鍋是最適合東北人相聚的佳肴。

東北火鍋吃法最簡單說道最少,但是吃得卻最香、最爽、最實在、最過癮。東北的火鍋,是用金屬或陶瓷製成的炊具。鍋是圓形的,鍋的中間有煙筒,置入炭火,使菜保持一定熱度或使湯沸騰,然後把薄薄的肉片、蔬菜及調料等放在湯裏,隨煮隨吃。過去,一般多是來了高貴客人,親朋好友時,才生起火鍋。賓主圍坐,邊吃邊談,湯菜沸騰,不僅味道鮮美,也給客桌上增添了氣氛。俗稱‘吃火鍋‘。

不說吃的咋樣,單就讓你想想這場麵,你不得不感歎:“做人要這樣才算沒白活一回。”東北的火鍋大都以羊肉為主,酒則是白酒,三千多萬人口的一個省白酒銷售卻占了全國第一。據估計,吃火鍋時喝下去的白酒就占了總量的五成以上,因為一到冬天所有的飯店無一沒有火鍋,家家請客也都點上了火鍋,到處是羊肉卷的白花花、滿眼是銅火鍋的熱騰騰,真可謂一大奇觀。

這麼多年,東北人喜吃火鍋的習慣沒有變,東北火鍋的吃法沒怎麼變,東北人吃火鍋和做人一樣簡單,一點也不複雜,但好吃的決竅就在這簡單上。

先說這簡單的火鍋蘸料,三樣足矣:芝麻醬、韭菜花、腐乳(一定是“王致和”或“克東”腐乳那種類型的。)喜歡食辣的把幹辣椒拍碎後過滾油拌入蘸料中。

東北火鍋的羊肉是最講究的,一定要內蒙草原的肥羊肉,那地方一是羊的品種好,再者那裏的草含油脂羊吃了肉會特別嫩。因為東北人吃火鍋主食羊肉,羊肉用量很大,過去是用木匠的鐵刨子刮羊肉片,現在有了電動切片機就方便了,羊肉卷弄上來擺相也漂亮,肥瘦自選,食者用筷子夾住在咕嘟地冒泡的湯裏涮兩圈就可以吃了,入口即化,這才叫地道的涮火鍋、涮羊肉,不嫩不滑的羊肉就會讓客人摔筷子再不來捧場。

當然,吃火鍋是要有程序的,不能亂來,否則火鍋就會不香不爽不清不楚,這不符合東北人的性格,東北火鍋除講究炭銅鍋、香湯、嫩羊肉外,涮火鍋至少有五個程序不可少:

第一是調湯料,過去簡單現在發展成幾十種湯,有的人還會在湯中放一些牛奶和椰汁以保持羊肉的鮮嫩,但湯裏是不放鹽和味素的,因為一放這些羊肉就有點硬。

第二撥放的是海鮮,(過去在不靠海邊的地區都是凍海鮮,後來才有了活海鮮。)一是讓這鍋湯借這鮮味,二是能吃得出海鮮的味道,東北涮火鍋海鮮吃得不是很多,一是麻煩二是素淡。

第三撥就該放羊肉了,大家會敞開肚皮吃這些肥嫩的羊肉,這時好聞又不膩的膻味彌漫開來,直沁肺腑,一準讓那些剛進來的客人登時饑腸轆轆。下羊肉可間放一些酸菜、血腸、粉條、凍豆腐雞豬肉等等,但絕不放青菜。女人不會在意男人們此時喝一些白酒,最好是那種不勾兌一點酒精的東北玉米燒漿,香且不上頭,一大幫漢子們開懷豪飲暢談人生不亦快哉。

第四撥就該放青菜了,涮完羊肉的湯應漂起好多油花了,經過這幾輪湯開始靚了起來,鮮的沒法形容。這會向鍋裏下青菜,彙合羊肉的膻和湯的鮮青菜就特別的香,此外人們剛才吃過羊肉多少會感覺到膩和脹,這會青菜有去油作用。

吃過青菜後,人們會選擇吃一點主食,東北人多會選擇在湯中下麵條,麵能充分吸收湯的鮮味,這時的湯可以放鹽和味素了,滾過這樣香湯的麵條最好吃,甚至超過了羊肉的味道,所以既使一個吃飽的人也不能拒絕火鍋麵的誘惑,那還等什麼?吃過麵條後才是聚會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