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燈是北方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通常所說的冰燈是指狹義的冰燈,分冷凍冰燈和雕刻冰燈兩種。冷凍冰燈是較原始的冰燈,製作時要選擇水桶或鐵製的不同形狀的模具,將它們裏邊裝上清水,放室外冷凍,冷凍到一定程度時要在冰頂部中央鑿一大孔,以防把模具凍壞。當凍殼凍到3~4厘米時,傾倒出中間未凍的清水,拿入室內稍稍加溫,鐵皮受熱,與冰分離,凍好的冰燈罩便可以從模具內取出,罩內點燃蠟燭或安上電燈,便是冰燈。若要懸掛,可在邊沿上用鐵條燙孔穿繩。還可在罩外彩繪花鳥,題寫詞章,使之更加晶瑩剔透、豔麗多姿、高雅脫俗。雕刻燈就是用天然冰雕刻而成,因而精巧靈活,不拘一格,如萬壽燈、荷花燈等,古色古香,光彩照人。製造冰峰、冰獸、冰塔、冰樓等大型的冰製品,則要根據設計要求,用天然冰塊砌成不同的冰堆,然後用斧、鋸、鏟等工具加以精雕細刻,加工成各種動物、花卉和建築。大小冰燈中的電燈,都是製作者鑿洞放進去的。人們把冰雪和燈光巧妙地配合起來,造型點景,別具風格。
古時,冰燈的製作技術還很簡單,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冰燈要遠比這複雜的多,它是以冰為載體,集園林、建築、雕刻、繪畫、舞美、文學乃至音樂,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獨特的冰雪造園藝術,同時應用、聲色、光、形、電、動等現代科技,創造出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他融合了華夏民族悠久的曆史,中外建築和民俗風情等廣闊領域裏的文化,是世界民間藝術寶庫中一顆絢麗的奇葩。
走進了南湖公園,立刻走進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這裏已經被冰雪裝點成為一個水晶的世界既有雄偉壯觀的大型建築群,又有玲瓏別致的小巧個體物;既有栩栩如生的古今中外的傳奇人物,又有引人入勝的神州雕塑;既有千姿百態的花卉,又有維妙維肖的動物造型;既有山水風光的冰峰玉洞,也有獨放異彩的冰燈雪盞。真是五光十色,美不勝收!
走進北門廣場,您就能看到頭戴紅圍脖,手捧糖葫蘆的小雪人笑迎來賓,各種卡通動物與各式射燈、串燈、追光燈、泛光燈營造出歡快的節日氣氛。湖內還有一個高3米,長20米的“時代之舟”雄偉壯觀,係點題之作,登上它,整個湖內幾組風格不同的冰雕建築和近幾十組造型盡收眼底,不由得眼花繚亂,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冰,大到城堡,小到動物,都是冰做的,大點的冰雕裏都有彩色的燈管,經過冰的折射,分外豔麗。
冰,本身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可在這冰燈展裏可是個“主要角色”,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冰塊,像積木一樣搭起來,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立體圖案,有城堡、高樓大廈,也有雕刻精細的十二生肖。那十二生肖。一個個雕刻得栩栩如生。瞧,那隻正在偷喝酒的小老鼠,已經喝得東南西北都找不到,可它還再喝;瞧,那匹正在向原野奔跑的駿馬,一直在往前奔,永不泄氣;再看看那頭懶惰的豬,在溫暖的陽光下睡著大懶覺。光有冰還不行,還需要添上色彩。瞧,這彩燈就像一下子給冰穿上了五彩的絲綢。到了晚上,簡直像進入了夢境。閉上眼睛,用手摸著光滑的冰;用臉貼貼那濕潤的冰。一瞬間,渾身都涼絲絲,爽爽的。睜開眼睛,頓時眼睛裏充滿了“五彩水”,望著那高大的冰燈,人顯得是那麼渺小。
在劉威大呼小叫的時候,王光不由的想起唐順之的《元夕詠冰燈》詩中,對元宵之夜的冰燈盛況作了生動地描寫:正憐火樹鬥春妍,忽見清輝映夜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裏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正月十六。王光覺得應該和杜鵑她們倆說說他們的想法了。王光把想法一說就得到了她們的一致擁護。
“我是早就幹夠了,我一個學生,象個服務員似的幹了一學期,你說我能願意幹嗎?我同意退出。”郭麗麗當即就投了讚成票。
杜鵑帶著疑問說:“我也同意,不過你們準備怎麼退出,難道把辛苦經營的成果轉讓出去?”
“我想了,讓強子繼續經營吧,我的股份就不退了,就當我給他了。你們不知道強子,我和他一起長大,他家十口人擠在那兩間草房裏,太辛苦,他爸他媽這一輩子都在操勞,強子跟我說,她媽生他小妹的前一刻還在灶上。強子初中畢業就出來了,每年辛辛苦苦在工地打工,還不一定拿的回錢去,有時候連幹了幾個月,遇到一個黑心的工頭跑了,就一分錢也撈不到。我不想讓強子再辛苦下去,他是我這輩子第一個朋友,我一定要盡我的全力幫他。”王光沉痛的把強子的情況對大家說了。
大家感到震驚,因為他們的家境,使他們根本不知道當時底層人民的艱辛,王光的話震撼了他們,於是再感動之餘,他們也說不退了,就都給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