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十九章 退(1 / 2)

兩支軍隊間的詭異平靜,最終還是以董卓的退縮而宣告終結。不管董卓現在的為人名聲如何,這廝畢竟是大漢有名號的武將,超過二十年的軍旅生涯,縱馬橫刀,肆意搏殺於窮山惡水的西涼荒蠻地區,使得此人有著無比豐富的領軍統軍經驗,僅就行事之狠辣老到,絕不是張煜張寧這樣的後生末進所能比擬揣測的。

雖說其在性格上有些衝動暴虐,一點兒也不像是一軍之主的穩重樣子,但他所擁有的豐富戰鬥經驗,再加上一眾不算太笨的親近武將的輔佐,特別是三國最頂級謀主之一李儒(沒有李儒的謀劃,董卓想取得後來的成就,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存在,卻很好的彌補了他在性格上的不足,使得這點缺陷變得無足輕重(假如董卓能夠聽進去李儒建議的話)。

而眼前正在發生著的事情,也很好的佐證了這一觀點。顯然,董卓最終做出的選擇——退避三舍以求來日再戰的策略,在一旁的張煜看來,無疑是極為正確的。

即便從董卓發出的那陣陣不甘心的吼叫聲中,可以讓人知曉,董卓對於此番決議十分的抵觸。想想此番也難為這家夥了,依著這廝的狂妄,如果他還有一戰之力的話,他一定會對張寧乃至整個黃巾軍進行報複,讓那些黃巾軍付出比他損失要多十數倍的慘重代價才是。

不過現實的情形卻容不得董卓肆意妄為,現在他所身處的地方不是他的老巢西涼,而是為黃巾勢力寄予厚望的冀州,依著現在董卓軍的情況,不黯然退出的話,又能怎麼樣呢?

~~~~~~~~~~~~~~~~~~~~~~~~~~~~~~~~~~~~~~~~~~~~~~~~~~~~~~~

要知道除卻大戰初始時候被屠殺的大約八萬洛陽北軍以及被黃巾軍那個恐怖技能消滅的將近五萬西涼鐵騎之外,現在漢軍一方僅剩下三千魂不守舍的西涼鐵騎殘軍以及十餘萬洛陽北軍。

乍聽起來的話,這樣的龐大數字,倒是能夠讓人覺得漢軍一方的實力並不弱於黃巾軍一方多少,足以讓董卓恃之給眼前這些黃巾軍一些教訓了。

而事實亦是如此,諸位也不要感到奇怪,眾所周知,漢軍的絕對實力,是要遠遠淩駕於對麵那些黃巾軍之上的。哪怕黃巾軍的士氣乃至數量俱都要遠遠高於漢軍,也不能改變這樣的一個事實。大漢北軍精銳數十年的艱辛訓練,並不是黃巾軍一時的血氣之勇所能夠抹平的。

可問題就出在這兒了,除卻董卓嫡係騎兵之外,那些數量占絕對多數的洛陽北軍雖說名義上是歸屬於董卓這個冀州軍統帥,南中郎將管轄。可實際上這些選自三河之地,京畿之所的貴胄子弟,根本就不賣董卓這個邊郡太守,宦官黨人的麵子,現在的董卓可不是後來權傾朝野的太師董卓。

在這些三河子弟看來,這區區西涼荒蠻之地的太守董卓董胖子又算啥子玩意兒,憑什麼坐上原本應該由大儒盧植坐的位子。

哪怕是出身於北軍的右中郎將張煜都比這廝有資格坐上這冀州軍主帥的位子。

須知這些洛陽北軍自出生以來都是生活在京畿地區,乃是正兒八經的天子親衛,飽受大漢清流風氣的影響,心氣極高,真個是無比鄙視董卓這個號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稀爛家夥。堂堂一男兒,竟投靠那些沒懶蛋的家夥升官發財,實在是很不受這些血性軍人的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