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聽一聲炮響,退路上一隊紅旗軍攔住去路,當頭一將,威風凜凜,正是地府中的第一猛將張雄。
地府軍嚇了個半死,十八驍將中一人手中槍不知倒順,想要上前迎敵,一陰兵提醒道,那槍拿反了也!這將聽得此話,掉頭便走。
地府兵被阻住退路,正不知如何是好,卻見路旁樹林中呐喊著衝出一隊伏兵,這隊伏兵衝了張雄而來。張雄心下著忙,原來周振小子還安排有接應的人啊!張雄隻得接戰,不幾合,伏兵四麵圍裹上來,張雄隻得退去。
張雄既然英勇無敵,如何在伏兵麵前卻又如此膽怯?
俗話說得好,兵怕猛將,將怕伏兵。黑夜裏,誰知道有多少伏兵?又有多少伏兵在使暗絆子?若是不小心,隻怕著了伏兵的道,那也未可知!
地府兵見張雄退走,嚷嚷著從後麵追來。
山腳邊一聲鼓響,是呂祿親自帶兵前來接應。
張雄回身又戰,與呂祿前後夾擊,地府兵大敗,往後便退。
呂祿與張雄合兵一處,迤邐追擊敗軍。
前麵山凹處,倏地衝出一軍,攔住呂祿軍的去路,呂祿一看,卻是周振的驍將王進。黑夜裏,沒有月色,沒有星光,但見矢石交加,如風襲來。
呂祿與張雄見情勢不利,往後便退。
王進手中槍一揮,地府軍又呐喊著追上前來。
呂祿給張雄作個眼色,二人忽地分兵而去。
王進是個猛將,心中卻沒什麼計較。他見叛軍分兵而逃,卻不知追哪一邊。手下兵士有說追張雄的,追上張雄,要好好地殺殺這人的驕橫之氣;又有人說,追呂祿軍才是,呂祿是叛軍的頭頭,所謂擒賊擒王,便是這個道理。
正猶豫間,忽見叛軍返身回攻而至。兩路夾擊,王進軍大敗,急急如喪家之犬,匆忙逃回城中。
邊花兒與跛腳第二日又誤了回程,看看將到第三日,邊花兒與跛腳小聲商議道,如此回不得地府,你我終歸是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你我二人擄了如此美色,找一個荒山野穀,人跡罕至之地,快活後半生,豈不是好!
跛腳也有此心,二人一拍即合,隻待到了夜晚,便好行動。
卻說邊花兒與跛腳藏身的這處密林,叫做榆樹林。榆樹林裏的榆樹長得密密麻麻,便是白日,那光亮也透不進一絲一毫。是以夜叉解那亡靈,誤了時辰的,多有來這兒暫避。
榆樹林中,有一株千年老榆樹,但見此樹盤根錯節,枝椏橫生,已然成精。地府中的異動,已觸動此樹的靈氣,此時聽得邊花兒與跛腳的如意算盤,心道,你二人禽獸不如,竟想到汙辱貂嬋!現放著我在此,絕不叫你那奸計得逞!
如此,好不容易挨到黃昏,邊花兒防止貂嬋跑脫,便給貂嬋加上鎖鏈。看官聽說,前者,邊花兒與跛腳拘到貂嬋時,因了憐香惜玉的情節,沒有給貂嬋上鎖鏈。現在三天已到,貂嬋的亡靈不受地府的拘束,如不加鎖鏈,可隨時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