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2章(1 / 2)

般若散人見陣中情形有利於已軍,便叫人把這個消息報到城中周振處。周振大喜,叫安排筵宴,準備功勞本,為得勝的將軍慶功。

忽聽得一聲炮響,地府城的另一邊現出一彪軍馬。周振急叫人打探,這是什麼情況?言未了,這彪軍已奔到城門下,當頭一將大叫:“兀那惡賊周振,快快下城來領死!”這人竟然是畢放!

再看這彪軍的旗幟,上麵竟書有“奸邪惡首周振快快受死”十個大字。周振立馬氣暈,大叫,快快傳話,叫王進諸軍即速回城!周振猛可裏又想起,那求救信幾番家沒有送出,今番情勢危急,這求救信必得送出。

周振急叫幹辦,快快送信到天庭,請求早發天兵,剿滅叛軍。

般若散人與王進收軍回城,周振說道,可恨畢放那廝,果然反叛,若然拿住此賊,定要五馬分屍,方才泄得我心頭之恨!

言畢,周振又問退敵之計。

般若散人道:“叛軍如今形成兩麵夾擊之勢,於我不利。不知畢放那邊的情形如何?”

周振回道:“畢放是我地府中有名的暴燥鬼,一言不合,便即動手。他手下這十萬軍,也如他這般,具有虎狼之氣,實在不好對付。”

般若散人沉呤半晌,忽道,我有一計,可破畢放這一路叛軍。

周振急問何計?

般若散人道,心性浮燥者,最忌諱的是多疑。我們可以讓啼聽叛逃過去,在啼聽,是戴罪立功;在畢放,卻是一個疑心的源頭----最後此人必定敗於啼聽的身上!

周振不明白,般若散人附耳幾句話,周振點頭稱是。

畢放見周振無軍出城對敵,便叫眾軍退後十裏紮營,並派人與呂祿取得聯係。

畢放正安排間,軍士報說,有故人相訪。

戰陣之前,何來故人?

畢放出帳一看,來者竟然是啼聽!

畢放請啼聽到中軍帳中,分賓主坐定。叫人端上酒來,請手下的幾個主將都過來,一並喝酒,暢敘友情。哪幾員主將:第一員主將,乃是池小獄判官張虎,第二員主將,是蝥鏈竹簽小地獄判官池嶽,第三員主將,聞其名者,人盡懼之,乃是沸湯澆手小地獄判官恨毒……

畢放手下有十六個小地獄,就有十六個判官,這十六個判官都武藝精熟。

酒酣耳熱中,畢放說起周振的狠毒,言道不砍下他的狗頭,誓不撤軍!

啼聽說到投奔畢放軍,畢放睜大兩眼,他說,你現在不是在周振那處麼?

啼聽搖頭道:“可恨周振,幾次想殺我,全賴眾好友的求情,才得以免死。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有什麼意思?因此,我便找了機會過來,投奔畢師兄,以全友情。”

畢放笑道,沒事,就在我這裏,看周振這小子能奈你何!

說話間,有人自呂祿那邊過來,傳話給畢放。畢放與來人走到一邊,來人悄言道:“玄因大師叮囑道,若是啼聽來投,須要留心。”

畢放大驚,玄因大師真神人也!

眾人飲酒未畢,傳言有人挑戰。

畢放氣憤,我找你戰,你要作縮頭烏龜,我正喝酒呢,你又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