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紀站在場中哈哈大笑,楊戩怒道:“你這小子,因何發笑?”
裏紀回道:“人言天兵天將如何如何,卻原來如此不堪一擊,所謂人言多虛謬是也!”
楊戩怒不可遏,跳到場中,吼道:“是你這小子自己要找死的,怨不得他人!”
言罷,楊戩拋出縛妖鎖。裏紀不及防備,被楊戩拿住。
柳少言大驚,急要上前解救,旁邊站有楊戩的押陣官接住柳少言廝殺。
楊戩帶了裏紀回到中軍帳,其時周振、趙公明、般若散人等一齊都到。
有軍士解了裏紀到眾人麵前,裏紀昂然而入。
楊戩對裏紀道:“今既被我拿下,如何不投降?”
裏紀道:“非為真英雄行為,施那陰謀詭計拿人,如何叫人信服?”
周振道:“這人是叛軍中慣打頭陣的勇將,將軍不必多言,砍頭示眾,以壯我軍威。”
趙公明也道:“若是我擒得敵將,直接就砍了,省去許多的麻煩。”
裏紀並不畏懼,般若散人道:“裏將軍,跟了叛賊瞎胡鬧,有什麼意思,還是投順了我們地府,光明正大做人,豈不是好?”
裏紀又笑,笑畢而言道:“地獄中十八般酷刑,不分好壞都叫你受苦,這叫正大光明嗎?人間絕色貂嬋欲要投生,結果被某些人膨脹的私欲所害,投生不得,這也叫光明正大嗎?”
周振怒道:“這真是一派胡言亂語,拉出去砍了!”
有兵士便要上前來拉裏紀,楊戩急忙止住。
楊戩道:“這人看上去並不那麼壞,我再問一句,你是否投順於我?”
裏紀回道:“如此使出下作的手段,趁人不備,用寶貝拿人,便是一萬年,我也不服!”
楊戩哈哈大笑,他道:“便依你言,我且放了你,如果下次再被我捉住,那又有何說?”
裏紀回道:“若是再被捉住,便真心佩服。”
楊戩叫人給裏紀鬆綁,周振道:“楊將軍,此人放不得!”
楊戩笑道:“我既捉得這將,便放得這將。”
般若散人微慍,冷言道:“楊將軍必是奉了玉帝的聖旨前來平定叛軍,軍前放跑叛將,這名聲若是傳到天庭,恐怕不利於將軍的仕途。”
楊戩笑道:“捉敵將,放敵將,都是我一人所為,與諸君無關,再勿多言!”
眾人見楊戩言詞間不友好,便不敢再說什麼。
裏紀回到軍中,諸將均來問原由。
張橫道:“這必是敵軍籠絡人心之計!”
郝明捋須而笑,眾將不解,急問之,郝明言道:“此其一也,再有二、再有三,裏紀不複為我軍之將矣!”
裏紀大驚,軍師勘破我心理矣。
原來,裏紀與楊戩大戰,郝明在陣中觀察。他見裏紀的目光有異,而楊戩又英雄無敵,理知裏紀心裏頗為崇尚楊戩。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是什麼樣的心理,眼光中必定透露出來。人們有許多的目光:有讚賞的、有憎恨的、有憐惜的、有關愛的、有同情的、有仇視的、有不解的、有默許的、有脈脈含情的、有依依不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