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篇
獨孤九劍知道吧!那就是劍的技達到意的境界代表作,精微奧妙達於極點,敵強愈強,不受內力束縛,要點在於劍意,乘虛而入,後發先至,施展開來,天下無敵。
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以無招勝有招,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打遍天下無敵手。生平欲求一對手讓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後埋劍空穀,煢煢了此一生。利劍: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軟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穀。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
殺盡仇寇,
敗盡英雄,
天下更無抗手,
無可奈何,
唯隱居深穀,
以雕為友。
嗚呼,
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
誠寂寥難堪也。----獨孤求敗
這裏講的就是劍魔獨孤求敗的一生,如果你在金庸武俠世界最好能找到獨孤求敗劍塚,學的他的劍,那麼你要是你悟性絕佳你將無敵天下,最少成為絕世高手。不過看完獨孤求敗自我評述,你應該知道高手寂寞。
看到這你有沒有悟出自己的劍法出來?沒有不要緊我們提供一個。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嚐,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技篇完
《武俠世界生存手冊》之高手成就篇到此結束,最後贈送一條想成為真正的高手不僅要力也要技更要意,最後再次提示高手要耐得住寂寞,如果你耐不住寂寞那麼你就不要成為高手。
夜聽雨看完心中難道:這什麼跟什麼?難道不知道我文言文差嗎?幸好聽過庖丁解牛故事,不然還真不知道那什麼之乎者也。靠也不說簡單一點直接說叫我殺牛不就得了,還搞得這麼麻煩。顯擺你才華啊!鄙視下作者穿越魔神。
說道庖丁解牛,夜聽雨不由想起自己看過甄子丹演的《新龍門客棧》,最後那個使刀的應該就是庖丁後人,看到那人把曹少欽腿上的肉都切割幹淨隻留骨頭。雖然非常血腥惡心,不過夜聽雨印象卻非常深刻,還特意去查下百度才知道為什麼一把殺牛刀那麼厲害。
原來那人就像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而人也一樣隻要透解了、領悟了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鬆。看完這些的時候自己那時候又想到宋缺的天刀,還有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他們好像也是同一個道理。
理論是理論,理論看得懂卻不代表悟懂。不然那些武俠小說家還有武俠迷們不都成了高手。
經過無數武俠小說迷前輩,成為高手要先從技練到藝在練到意。
這些夜聽雨也知道,怎麼說他自己也是武俠小說忠實的粉絲,可是該怎麼做呢?
去殺牛?夜聽雨想到不過馬上搖頭,就現在自己這身體去殺牛,不被踩死就不錯了,而且家人肯定不會讓自己這麼做。
殺魚?殺雞?可是殺魚殺雞用得著牛刀嗎?不是說殺雞焉用牛刀?
人總是喜歡鑽牛角尖。
要是有和尚在這肯定會對夜聽雨大喊:“阿彌陀佛,施主你為何總想著殺生呢?罪孽啊!罪孽!阿彌陀佛,我佛慈悲,請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