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有眼無珠(1 / 2)

“這麼說這個什麼瓶子是康熙那個時期的而不是明成化年的了?”趙小蝶繼續問道,眼睛瞟向了李銘,眼裏的意思不言而喻,拿個康熙年的破瓶子來裝成化年的,這不是豬鼻子插大蔥,裝象呢嘛。

許明德一聽瓶子被陳啟一下從明成化年的說到康熙年的,價值一下子就貶低了無數倍凝目看著陳啟道“小夥子,空口無憑,你憑什麼說這個瓶子是康熙年的,有什麼證據證明?”語氣咄咄逼人,像是陳啟不給出個解釋的話就要陳啟的好看。

趙小蝶一見許明德竟然敢威脅陳啟,心裏一下子就不樂意了“閉嘴,哪有你說話的份。”

一個堂堂數十億資產的大集團的老總被趙小蝶一個小丫頭片子嚴厲的質問,臉上哪裏放得下來,站起身剛要發火就被李銘拉住了,李銘在其耳邊輕輕耳語了幾句,聽了李銘的話許明德的怒容一下子就變了,堆起笑臉說道“是我著急了,對不住,對不住,小兄弟你繼續。”,那變臉的速度比川劇變臉都要來的快,前後轉折不到一秒鍾,看的陳啟也是大為觀止,厲害,厲害啊,難道這就是做為有錢人的又一個必備技能?

趙小蝶不屑的看了許明德一眼,然後又朝陳啟驚奇的說道“你繼續說啊,好有意思呢,我還想聽。”

陳啟指了指瓶身上的小鳥說道“你們看,這個小鳥的肚子有點大,不太像是成化年的。”

趙小蝶就像是在跟陳啟說相聲,而她就是那個捧哏的,問道“為什麼鳥肚子大就不是成化年的呢,難道成化年的鳥都吃不飽嗎?”

陳啟笑道“萬曆時期畫的鳥都是頭衝前,扇著翅膀像臨終奔命。有點兒像是再說大明朝就要完了,咱趕緊跑吧。到了天啟、崇禎時期,鳥就不這麼直飛了,它做自由飛翔狀,上下左右翻騰,這個時候的心態反而輕鬆了,好像知道大明反正要完了,索性就這樣了,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而到了順治呢,鳥立刻做回頭狀,飛著還要回頭,少有落在枯枝上的,這就像是漢族士人對異族統治抱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而無法在語言及文字上表達,隻能在繪畫上抒發情懷。他們把國家比作失去根基、枝葉的枯樹,把自身比作無處藏身的驚鳥,有揀盡寒枝不肯棲之寓意。而一進入康熙朝,鳥就肥了,或許是因為這個時期社會穩定,百姓安逸吧。”

趙小蝶一聽陳啟的話趴在瓶子前仔細的看著上麵的鳥說道“聽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啊,你看這鳥肚子這麼大,能飛得起來嗎。”越來瓶身上的小鳥就越覺的肥碩,最是適合烤來吃不過了。

李銘看著陳啟說道“這好像也不能證明這瓶子就不是成化年的吧,除非你還有其他的證據,否則很難讓人信服啊!”說完又看了看趙小蝶朝她笑了笑。

“陳啟,你就再那點證據出來好讓他心服口服。”趙小蝶看著陳啟說道,就連葛山和陸文遠看著陳啟也是點頭讚許,用眼神鼓勵著陳啟。

陳啟隻好接著說道“康熙的青花,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特征。康熙時期的青花,是最藍的,非常漂亮,我們一般稱之為:翠毛藍。由於康熙早期的原料的不同,工匠技術的提高,導致康熙青花顏色非常清麗,很容易取悅於人。這就使得康熙的青花釉色成為一個斷代的有力依據。同樣是青花,康熙青花可以分出層次,稱之為:墨分五色。”頓了頓陳啟接著說道“《陶雅》中這麼記載: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從中可以看出來,康熙青花甚至有分出九個層次。所以康熙青花在整個清朝,乃至後來到民國和現在,都被認為是清朝青花裏最好的。《陶雅》還有記載: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穠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亦。因為這兩個因素,所以收藏者,一開始最喜歡的,就是康熙青花。”

趙小蝶、李銘和許明德聽了陳啟的介紹,也趴近仔細觀察,發現這隻瓶子確實很藍。上麵的一層藍釉,就像要離開瓶體似的。

趙小蝶最是心急,捧起瓶子就要湊近身前看,這可把陳啟給嚇了一條,這女人大大咧咧的別一不小心給摔了,雖然已經認定是康熙年的而不是成化年的,可也一樣是價值不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