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摘要

誰來保護民航客機

免遭來自地麵導彈的威脅

【美】《時代》2014年8月4日

當航空公司獲悉液體炸彈可能造成的威脅時,它們能很快禁止乘客攜帶相關物品上機。但馬航MH17的墜毀提出了新挑戰:誰來保護民航客機免遭來自地麵導彈的威脅。單個監管機構,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歐洲航管組織等,能禁止所轄航空公司的航班飛越危險區域,但隻有一國政府能完全關閉其領空。在數架戰機遭擊落後,烏克蘭政府關閉了東部地區9750米以下的領空,可MH17是在這一限製高度之上飛行的,此前數百架飛機都安全經過了該航線。直到MH17被擊落,無人就安全線以上的飛行危險提出警告。美國表示,航空公司應為選擇安全航線負責,但航空公司則稱他們隻能聽從各國政府的指示,因為與開車類似,如果道路是開放的,人們自然會假定它是安全的。此外,像空軍一號那樣給每架航班裝導彈防禦係統也不現實,因為每架飛機就需為此額外花費150萬美元。 (唐恬波)

美政府為過量偵查衛星花費巨大

【英】《新科學家》8月9日~15日

不久前美國國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擁有美國大量太空衛星的國家偵查局(NRO)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購買新衛星。國家偵查局宣稱,定期購買衛星是維持國家衛星製造技術的唯一方法,而國會報告質疑了這一說法,稱“發射額外衛星的花費已經遠遠超出了衛星專業技術的收獲”。眾所周知,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國家偵察局是隸屬國防部的重要情報機構,負責設計、組裝和發射偵察衛星並分析衛星等航天設備收集到的情報。這個間諜機構擁有超量的衛星等設備,2012年曾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捐贈兩台“閑置的未用硬件”。NASA在對這些“硬件”進行全麵檢查後驚喜地發現,它們都是質量堪比哈勃望遠鏡的高技術太空偵查望遠鏡。直到現在,NASA仍未決定如何使用這兩台儀器。 (牛帥)

一個對抗三十八個

【俄】《側翼》2014年8月11日

截至8月,有38個國家對俄羅斯進行製裁,其中大部分國家都遭到俄羅斯的反製裁。俄羅斯已經進入與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尖銳對抗期,退讓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西方打算進一步施壓,俄羅斯或者完全妥協,或者以壓力回應壓力,沒有第三條路。近期事件表明,克裏姆林宮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並且決定迎擊製裁。俄羅斯有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源對抗西方的製裁和軍事政治壓力,不得而知。但是,俄羅斯擁有開放的市場經濟,理論上不會發生類似蘇聯時期的全球對抗。而且“壞事可能變成好事”,製裁完全可以成為發展進口替代的動力,促進俄羅斯擺脫能源經濟。這已經被提出過很多次,但一直缺乏政治意願,缺乏最重要的經濟動力。現在經濟動力已經出現,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有沒有能夠解決問題、誠實正直、國家至上的官員。 (韓奕琛)

一條短信有多厲害

【美】《連線》2014年8月

美國最近流行一種叫做“損害管控”的刺激遊戲,規則很簡單:1.和你的朋友互換手機;2.在他的通訊錄中找一個聯係人,最好是你不熟悉的;3.給這個聯係人發一條短信,內容不限且越瘋狂越好;4.互相歸還手機,然後挽回這條短信帶來的負麵影響。這個遊戲具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包括發送對象、短信內容、對方的反應等,有人因此丟了工作,也有人因此喜得良緣。而大家常用的用以挽回負麵影響的理由有三個:朋友的惡作劇、短信發錯人了、手機被偷了。這些謊言不但容易被識破,而且沒有創意。遊戲的精髓在於,你必須采取一係列措施使你與那個人的關係不因一條短信走向終結,而不是找一個簡單的借口。老實說,如果你手機裏有議員或總統的私人號碼,最好別輕易嚐試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