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雖然絕頂聰明,但限於兵力有限,也未必能夠應付這樣的危局。看來我還是有些低估李元的應對了。魏鬆雖然比我們早一天出發趕去,但他前麵還有李元與李準的殘兵,我真是擔心燕趙關會出現意外的。”
南宮夏急道:“那怎麼辦?若是被李元他們奪下了燕趙關,那西北的形勢又將完全不同了。唉!好不容易取得了大勝,想不到峰回路轉,李元還留有這麼一手後招!”
石子陵沉聲道:“現在沒有別的辦法,隻有全速前進趕去支援了,希望能及時趕到為馬鈺解圍吧。前輩,我這就帶領特攻師日夜兼程前去救援,你和端木兄弟他們隨後趕來吧……”
石子陵當即率領特攻師加快了行軍速度全力往燕趙關趕去,端木兄弟則帶著剩餘人馬與南宮夏他們一起隨後跟進。
在燕趙關這邊,自從石子陵走後,馬鈺一直在關心著前線的動向,很擔心石子陵能否及時趕到黑龍城挽救下夏侯世家的危局。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石子陵那邊還沒有任何消息,從後方的彌景城卻很快傳來了驚人的壞消息。
馬鈺派出去的探子打聽到西部的各個中小城鎮已經組成了聯軍,正在攻打彌景城,馬鈺立即推算出這必是李元收到了彌景城失守的消息後做出的及時應對。
對於李元的應對之快之準馬鈺也很是佩服,不過在他想來那些中小城鎮臨時拚湊起的聯軍戰力必然有限,料想以南宮夏駐留在彌景城的兩萬人馬應該足以應對。
誰知此後傳來的消息讓馬鈺大驚失色,彌景城竟然在短時間內就告失守,南宮夏留守在彌景城的那兩萬兵力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竟然全軍覆沒了。
這一下馬鈺可是傻了眼了,怎麼也沒有想到水仙軍團的人馬戰力竟然會如此之差,連一幫臨時拚湊的聯軍都抵擋不住。石子陵在前方的勝負尚未可知,自己的後方倒先出了大麻煩,若是敵軍趕來圍攻燕趙關,那手中沒有多少兵力的馬鈺將很難抵擋。
其後的形勢發展與馬鈺預想的差不多,那些中小城鎮組成的西部聯軍在順利取下彌景城後士氣大振,緊接著就直奔燕趙關而來。
馬鈺打聽到對方的兵力有五六萬之多,而且燕趙關附近的一些小城鎮的零星人馬已經先行趕來,當即連夜派人向前方的石子陵求援。
可是等到西部聯軍的大隊人馬將燕趙關團團圍困住時,石子陵那邊依然音訊全無,也不知道他們與李元軍團之間的戰況如何。
萬般無奈之下,馬鈺隻好硬著頭皮親自率軍守城。他深知殷琦帶來的那五千降軍戰力平平,為了調度上更為順暢,馬鈺便命這些降軍專司負責後勤補給,而他帶領著五千鬆湖軍團的精兵日夜奮戰在城樓上下與西部聯軍死拚。
雖然燕趙關易守難攻,但畢竟兵力太過懸殊,三天過後,在敵軍的猛烈圍攻之下,馬鈺的五千精兵已經折損了四成之多。迫不得已之下,馬鈺將殷琦帶來的那五千降軍也推到了第一線,換下自己剩下的三千兵力稍作休息。
但這五千降軍果然不堪一擊,在僅守了一天後就已經幾近覆滅,無奈之下馬鈺隻能再次將剩下的三千人馬全部推到第一線誓死死拚。而就在這時,李準的殘兵與魏鬆的追兵已先後趕到。
李準被迫逃向燕趙關時心中並沒有底,隻是實在是走投無路,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將剩下的三千殘兵分成了幾路分散開來盡量從小路行進,以避免引起後麵的追兵注意,直到臨近了燕趙關時才將人馬重新組合起來。
出乎李準意料的是還沒等他們來到燕趙關前,卻已經收到了西部聯軍收複彌景城的好消息。李準大喜過望,連忙命人傳書給西部聯軍,讓他們加緊圍攻燕趙關。等李準率領三千敗軍來到燕趙關時,西部聯軍已經連續圍攻了燕趙關整整四天。
李準原本就知道石子陵留守燕趙關的兵力必然不會很多,等他親自來到關前一看,很快就看出燕趙關的防禦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隻需再加一把力,拿下城關將是順理成章的事。
李準大喜,正要親自指揮人馬攻城,後麵的魏鬆卻已經率領追兵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