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將兵力重新部署妥當後,石子陵將眾多將領召集到了彌景城,討論起了下一步的計劃。
馬鈺說道:“據我最新收到的消息,朝廷忽然加派了一支軍團去到中部支援駱臨海,唐家對付駱臨海本已處在了弱勢,現在更是雪上加霜,看來是敗亡在即了。”
眾人都感到有些意外,殷琦問道:“朝廷這次為何如此著急要滅掉唐經天呢?”
馬鈺道:“應該還是唐經天過早稱帝讓朝廷大為不滿,加上西北戰局的變化一定會讓朝廷深感不安,所以才會加派了惠英紅的銀燕軍團前去支援,希望能早點平息中部的戰事來應對我們吧。”
“惠英紅雖是女將,但她的銀燕軍團一直是京城三大軍團之一,戰力相當不俗。有了她的支持,本就已處於優勢的駱臨海掃平唐家應該是指日可待了。”
餘威道:“軍師,按照我們原定的計劃,應該是掃平西北後立即揮師中部,再次趁唐經天與駱臨海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翁之利。可現在我們自己的兵力都不怎麼夠用,那可怎麼辦才好啊?”
馬鈺笑道:“我們擊潰李元軍團一統西北大地的消息現在估計已經傳開,朝廷如此安排一定也是為了防止我們故伎重演。反正我們現在的兵力也並不足以繼續進軍中部,看來隻有便宜駱臨海他們了。”
餘威急道:“那豈不是可惜?其實我們鬆湖軍團還有三四萬人馬,若是讓南宮夏再派出一些兵力來支援我們,應該也可以與朝廷大軍相抗衡了吧。”
馬鈺笑道:“你現在倒是信心十足嘛,不過光駱臨海的兩大軍團就有二十萬之多,再加上惠英紅的銀燕軍團十萬人,總計有近三十萬人馬之多。就算唐軍能拚掉他們一半的人馬,與我們相比也依然太過懸殊。何況子陵已經做出了新的兵力部署,顯然是不打算急著進軍了。”
石子陵笑笑道:“還是馬鈺明白我的心思。這次我重新調整了西北的兵力部署,除了進一步穩固西北三大重鎮的防守外,也是想早日返回鬆湖城繼續壯大我們鬆湖軍團的實力。”
“西北之地比我想象的還要大,我們現在留下的兵力隻夠維持現狀,若想急於擴張,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可能動搖,我想還是穩一點為好。”
餘威歎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一統天下啊?”
馬鈺笑道:“做大事是急不得的,我們這點兵力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已經是奇跡了,接下來就看子陵能否將鬆湖軍團進一步擴大規模了。一旦時機成熟了,自然就可以成就大業了。”
石子陵道:“我們這次能如此順利,主要還是靠的出其不意,趁李元與夏侯淵鬥得兩敗俱傷之時撿了一個大便宜。若是單憑我們這點人馬,想要擊潰李元或是夏侯淵中的任何一家都相當困難。”
“現在廣闊的西北大地已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此次遠征的目的已經基本達成,既然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軍中部,自然是早點返回鬆湖城繼續招兵買馬為好。我們鬆湖軍團已經闖出了名堂,應該會有更多的仁人誌士前來投奔,隻要能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戰力,自然能立於不敗之地。”
馬鈺道:“現在的鬆湖軍團何止闖出了名堂,應該已是明月大陸當仁不讓的最強軍團了。接下來固然會有很多人來投奔,朝廷那邊也會將我們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我想朝廷應該不會坐視我們擴大勢力成為新的李元或夏侯淵的,所以接下來一定會有好戲看的。”
餘威罵道:“這狗屁朝廷從來就沒做過什麼好事,多年來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以前李元與夏侯淵他們獨霸一方的時候朝廷不管,我們接管了西北他們倒要管了?”
馬鈺笑道:“跟朝廷哪有什麼道理好講的,他們從來就是欺軟怕硬的。朝廷的總兵力雖然最多,但戰力卻不如李元或夏侯淵中的任何一家,若是想對付其中之一,必然會被另外一家所乘,所以多年來始終對西北不聞不問任其發展。這次西北大戰原本也是朝廷願意看到的,沒想到卻被我們搶先撿了便宜。”
“我們與李元不同,在朝廷中從未安插過自己的親信,對朝廷動向無法做出直接影響,若是朝廷要對付我們,根本不會有人替我們出頭說話的。”
餘威問馬鈺道:“那依你之見,若是朝廷要對付我們,我們該如何應對才好?”
馬鈺搖著紙扇想了一想道:“現在朝廷還未剿滅唐經天,我們可以趁這段時間擴大我們在明月大陸各地的情報網,嚴密監視朝廷的一舉一動。尤其是西北幾大重鎮附近,一定要將探子暗哨的活動範圍擴大,以防遭遇朝廷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