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蘇柏仁也知道這個女婿的為人,見石子陵很是為難的樣子,蘇柏仁勸道:“子陵啊,我們都知道你的為人,知道你並不是野心勃勃之人,可是現在事已至此,總要有個人出來一舉將天下平定下來的。你好不容易打敗了李元掌控了西北,現在又殲滅了銀燕軍團,難道說為了一個所謂的名分就要放棄嗎?”
石子陵搖頭道:“嶽父,我當然不會半途而廢,隻是我平定天下的目的並不在於稱王稱帝,隻是想讓天下的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罷了。可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我是奔著做皇帝去的,我總覺得有些不妥。”
餘威急道:“這有什麼不妥的?子陵,你就不要婆婆媽媽了!做皇帝不是很好的事嘛,你想為百姓做點好事當然要做了皇帝才能辦到嘍,要不然不就是空想了嘛!這有什麼好猶豫不決的!”
石子陵苦笑道:“你不明白的,做皇帝權傾天下當然是可以隨心所欲做很多事,可是隻要是人就總會犯錯,若是皇帝一旦犯了錯而無人敢於指出,那對天下的百姓就是天大的災難了。”
“所以說皇帝的權利太大並非是好事,我一直覺得有沒有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起真正公平有效的製度。若是大家都能依法依照公平的製度辦事,那麼無論有沒有皇帝或誰做皇帝都無所謂,明月大陸都會長治久安富強起來的。嗯……這個我也說不太好,反正差不多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了……”
眾人聽了都是目瞪口呆,可偏又覺得石子陵說得頗為在理。一旦石子陵做了皇帝,他的意思自然無人再敢拂逆違抗,可正如石子陵自己所說,就算是聖人也總有犯錯的時候,皇帝的權利太大,一旦犯錯就會禍及天下百姓,那就違背了石子陵為百姓做好事的初衷了。
可是除此之外還會有更好的辦法嗎?對於馬鈺或是南宮夏、蘇柏仁等人來說,用公平有效的製度來製約皇帝的權利,這實在是難以想象之事。從來隻有皇帝想著如何為所欲為,怎麼會有人敢去想製約皇帝的權利呢?
在馬鈺、南宮夏他們想來,能遇到一個明主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又怎麼可以苛求這位明主不能出錯呢?更不用說去試圖製約明主了,那豈不是以下犯上叛逆謀反嗎?何況以石子陵的人品來說,就算是犯錯,想來也錯不到哪裏去的,何必想那麼多與自己過不去呢?
南宮夏歎道:“子陵,我可真是服了你了!你的腦袋裏想的東西確實跟我們不一樣,可是說來說去,究竟怎麼治理天下才好,不還是要等你成就了大業才可以考慮嗎,你現在想這麼多又有什麼用呢?等你成就了大業,我們再定下心來慢慢商量你的製度大計不好嗎?”
餘威拍手道:“就是就是!現在說這麼多幹什麼啊,想的我腦袋瓜子都疼了!就算你不想做皇帝,那等到平定天下後你再決定也不遲嘛,現在大家總還是要跟著你南征北戰的吧?你也說了不能半途而廢的是不是?”
眾人都紛紛附和,齊聲勸解石子陵不要想太多,隻管一步步把眼前的事做好就是了。石子陵歎了口氣道:“若不是今天有這麼多人明裏暗裏要擁我為王,我也懶得想這麼多的。算了,這個事一時之間也說不明白,反正你們明白我的心意就是了。”
馬鈺與南宮夏、蘇柏仁等人也知道在這件事上不能操之過急,若是將石子陵逼得太緊,萬一他要是甩手不幹了,那可就前功盡棄了。他們心中都認為隻要大業一成,石子陵遲早都要挺身而出號令天下的,這是大勢所趨,就算石子陵本人不願意,想來也是沒有辦法推脫的。至於屆時用什麼王朝封號,那倒是可以慢慢商量的。
蘇柏仁道:“稱王的事子陵不願提就暫時先擱置好了,我們還是來商量一下接下來該如何做吧。”
馬鈺說道:“鬆湖城一戰實在是打得漂亮,赫赫有名的銀燕軍團就此全軍覆滅,消息傳出去後,想來再也沒有什麼勢力敢來偷襲我們鬆湖城了。接下來我們除了加快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外,就應該要考慮如何與朝廷對抗了。”
南宮夏說道:“中部的駱臨海不知道攻破了中州城沒有,若是他的討伐大軍順利掃平了中部,不知道會不會來對付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