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非正文 紅酒知識篇(1 / 2)

喝葡萄酒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了,然而葡萄酒文化是有很多講究的,葡萄酒前我們應該做什麼準備工作呢?(一)呼吸為了讓飲用時葡萄酒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預先開瓶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其功能在於讓酒稍微氧化,以去除不好聞的還原氣味,同時讓酒的味道變柔順一些,,特別是未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先開瓶透氣可避免喝時單寧收斂性太強。至於提早多久開瓶才適當,則依酒的種類和個人的口味偏好而定。通常以新鮮的果香為主的酒,清淡普通的紅、白、新酒,以及玫瑰紅酒等都無須事先開瓶,現聞現喝就可以了。甜白酒或香檳酒最好在一小時之前開瓶,讓酒瓶直立透氣即可。若為新酒,呼吸的時間通常在0.5~1小時,特別是紅酒會因呼吸而變得圓潤柔順,呼吸的時間也更長些,但一般不應超過3個小時;而多年的陳酒,則最好在使用時才開瓶,以避免提前開瓶令香氣散逸,一般陳酒隻,須呼吸半小時。

(二)啟瓶這是一種優雅的有一定技巧的動作。胡亂去除酒瓶的封口會在損瓶頸的雅觀,用不合適的開瓶器或笨拙的開瓶方法會弄壞瓶塞,使塞屑掉入酒中,因此可能損壞整瓶酒。

你隻要留心觀察餐廳待者動作,便不學到開瓶技巧:

一般方法為侍者首先將酒讓客人觀看,並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展示麵應使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簽。最開瓶工具是一把帶木柄的螺旋鑽,普通而實的是杠杆式開瓶器,在國外稱為“侍者之友“;此外,還有蝴蝶型開瓶器和高檔好用的兩件式(帶小刀、雙蝴蝶翅、螺鑽及其旋柄)開瓶器。

用“侍者之友“開瓶,先用小刀從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準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信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當木塞快脫離瓶口時,應用手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出大的響聲整個開瓶過程中都應盡量保持安靜。此時再用餐巾擦拭瓶口,接著聞一聞,如果發現任何異味,應謹慎地品嚐確定後更換之。

倒酒時應先斟一些給主人品嚐,主人表示滿意後,再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簽。

(三)換瓶有時老酒的瓶身一邊或瓶頸一端有沉澱物,這些沉澱含有因酒的陳化而變得不穩定的單寧和色素,這時必須換瓶。若平時是平放或倒置,換瓶前應將酒正向直立放置一定時間。輕輕開瓶後,細心將酒緩緩地倒入另一瓶中,把沉澱物留在原瓶瓶底。換瓶也是讓封閉的葡萄酒透氣,或使“硬朗“的單寧柔化,改變單寧的結構,使其變得較圓、少苦澀。

(四)斟酒技巧

某些要保持較低溫度的酒,須用餐巾裹著酒瓶倒酒,以免手溫使酒升溫。

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倒酒應在客人的麵前倒。

為保有酒香,酒瓶口與酒杯的距離不能太大,所有的葡萄酒倒酒時瓶口幾乎是挨著杯子的。

斟酒最多以杯容量的2/3為度,過滿則難以舉杯,更無法觀色聞香,而且也是為了給聚集在杯口的酒香留一定的空間。一般白葡萄酒是2/3,紅葡萄酒是1/3。

葡萄酒的世界,一切都是虛名,隻有到嘴的那一口評判,對你而言才是最真切的。在任何吹噓的文字、浮華的評級、大師的打分麵前,你一定要知道,即便拋開市場、曆史和大師的因素,口感仍然是非常個人的體驗。

如果你已經明確這一點,歡迎進入波爾多葡萄酒分級的世界!

在全世界看來,即便是高品質葡萄酒百花齊放的今天,波爾多仍然不失霸主地位。不僅僅因為波爾多出產大量名酒,更是因為不少世界頂級酒莊都以波爾多為楷模,波爾多的葡萄品種也幾乎無一例外的成為風行世界的國際品種。

在這個有著悠久釀酒曆史的土地上,從19世紀開始就出現了眾多葡萄酒分級體係,用來幫助酒莊推廣、幫助消費者選擇。我簡單介紹一下幾個分級。

最早也是最為著名的分級,是1855年梅多克分級(The1855MédocClassification)。這個分級來源於1855年巴黎世博會,拿破侖三世為了提升逼格,要求給法國最厲害的波爾多紅酒一個評級。於是,根據當時酒莊的名望以及酒價的高低,一個共有5個級別的分級就開發出來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梅多克分級,幾乎僅限於梅多克區,對於波爾多其他幾個區並無指導意義。

在當時,由於這些酒莊的產品流通性極強,價格基本可以代表品質(至少價格越高的代表有更多人喜歡),因此這個分級是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的。你說,160年過去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打完了,這個分級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