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中NF—κBp65的表達及意義
論著
作者:朱虹 高軍
[摘要] 目的 探討核轉錄因子kappaB p65(NF-κB p65)在不同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中的表達及意義。 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手術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組織標本48例(包括盆腔外特殊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16例,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32例),同期在位內膜22例,正常子宮內膜20例作為對照,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NF-κB p65在上述各組內膜中的表達情況及與臨床分期的關係。 結果 各組內膜均存在NF-κB p65的陽性表達,NF-κB p65蛋白表達於腺上皮細胞的胞核和胞漿,在盆腔外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病灶、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正常子宮內膜中表達依次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卵巢內異症異位內膜中NF-κB p65的表達與臨床分期無明顯相關性。 結論 盆腔外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病灶、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位內膜中均存在NF-κB p65的高表達,提示其可能參與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發展過程。 [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症;核轉錄因子kappaB p65;免疫組織化學 [中圖分類號] R737.31;R711.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1-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NF-κB p65 in different place endometriosis.Methods A total of 48 specimans with endometriosis (16 cases of extrapelvic endometriosis,32 cases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and meanwhile 22 cases of eutopic endometrium)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20 cases of normal endometrium were involed as control group. Immunoh 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NF-κB p65 in above groups.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NF-κB p65 were found in the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s in all groups. The extrapelvic endometriosis cases showed the highest expression,followed by ectopic endometrium, eutopic endometrium,and showing the lowest in normal endometrium,the difference among thos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stages in ovarian endometriosis. Conclusion NF-κB p65 proteins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extrapelvic and ectopic endometrium,which suggests that they ma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endometriosis. [Key words] Endometriosis;Nuclear factor-κB p65; Immunohistochemistry 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EMs)簡稱內異症,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種植在子宮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部位引起的疾病,可導致痛經、不孕、盆腔痛及月經改變等症狀,內異症具有類似惡性腫瘤發生侵襲、轉移的特性,複發率高,治療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NF-κB作為一種關鍵性的轉錄因子,已證實可通過調節細胞增殖、凋亡、遷移等相關因子的轉錄,參與腫瘤的生長和侵襲轉移。本研究中,我們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NF-κB p65蛋白在盆腔外內異症、卵巢內異症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及正常子宮內膜中的表達,了解NF-κB p65在上述各組內膜的表達差異及與臨床分期的相關性,探討NF-κB p65在內異症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為內異症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實驗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收集組織標本90例,均來自於江西省人民醫院婦科的住院患者,均經病理證實;其中卵巢異位內膜組織32例(巧克力囊腫),內異症在位內膜22 例,正常子宮內膜20 例,盆腔外內異症病灶16例;盆腔外內異症組標本采集於2006年1月~2014 年8 月,異位部位包括直腸2 例,膀胱1 例,宮頸2 例,後穹隆1 例,腹壁10例;32例卵巢異位內膜組標本采集於2013年8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年齡19~45 歲,平均34.6 歲,按照1985 年美國生育協會修改的rAFS 分期法,Ⅰ期7例,Ⅱ期10例,Ⅲ期8 例,Ⅳ期7例;22 例卵巢內異症患者在位內膜取自上述因內異症而行子宮切除的子宮在位內膜,或診刮所得的子宮內膜,其中增生期12例,分泌期10 例;正常對照組20例為同期因輸卵管性不孕症、子宮畸形住院手術診刮所得的子宮內膜,其中增生期10 例,分泌期10 例,均排除其他子宮內膜病變。所有患者術前6個月未用過內分泌藥物,6個月內無妊娠和哺乳史,月經規則。 1.2 主要試劑 兔抗人NF-κB p65多克隆抗體即用型工作液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公司。 1.3 實驗方法 離體標本取材後置於4%多聚甲醛中固定,脫水,石蠟包埋,每份標本切片3 張,厚度為4 μm,部分盆腔外內異症病例少見,收集既往病例蠟塊重新切片。分別進行NF-κB p65的免疫組化染色和HE 染色。 1.4 免疫組化結果判定 細胞漿內棕黃色顆粒狀著色即為陽性。按FDA 推薦的染色強度分級:①陰性(-):細胞無著色或陽性細胞數50%。結果判斷在雙盲下進行,每張切片由兩名經驗豐富的病理科醫生分別計數。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的Fisher確切概率法,兩兩比較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P 2 結果 2.1 NF-κB p65在各組中的表達情況 NF-κB p65陽性表達主要見於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的胞漿,在異位內膜的間質中亦有表達。 2.2 NF-κB p65在各組子宮內膜中的表達情況 NF-κB p65在盆腔外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病灶、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正常子宮內膜中的表達依次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卵巢內異症異位內膜中NF-κB p65與臨床分期的相關性 卵巢內異症異位內膜NF-κB p65在子宮內膜異位症rAFS臨床各期的表達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rAFS臨床分期無明顯相關性。 3 討論 內異症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15%。因其具有侵襲、浸潤、轉移等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可在盆腔內形成嚴重而廣泛的粘連,造成痛經、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及月經改變等症狀。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增高,盆腔外的內異症如腹壁切口內異症的報道逐年增高[1,2],嚴重影響患者健康與生活質量。內異症治療方法采用外科手術和激素治療,但除根治性手術外,其餘治療效果均不理想,複發率高,是當前婦科領域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探討內異症的發病機製成為了內異症研究的難點和熱點。 核轉錄因子NF-κB是1986年由Bltimore和Rwiansen 在漿細胞和成熟B細胞中發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p50 和RelA(p65)組成的異源二聚體。NF-κB作為多條信號轉錄途徑的交彙點,活化後可促進白介素(IL)、巨噬細胞移動抑製因子(MI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黏附分子(ICAM)、凋亡相關因子(caspase-8)等表達[3-6],參與機體免疫、炎症、應激等反應的生理病理過程[7]。內異症相關的大多數細胞因子基因的啟動子都有功能性的NF-κB p65結合位點,NF-κB 的激活後可導致上述細胞因子過度表達,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種植、侵襲和轉移。 已有研究顯示,NF-κB p65在內異症患者的在位及異位內膜中均有表達,且表達異常增高,而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表達微弱,提示NF-κB p65在內異症發病機製中有重要作用[8-12]。NF-κB在月經周期中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達是否存在差異,眾多研究結論不一。本研究結果顯示,卵巢異位內膜NF-κB p65表達高於同期在位內膜(P 本研究初步探討了盆腔外內異症的發病機製,盆腔外內異症可發生於膀胱、輸尿管、腸管、闌尾、手術瘢痕、疝囊、肺、腎、膈和肢體等盆腔外特殊部位。其中以剖宮產術後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最為常見,目前認為,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機製是手術時子宮內膜帶至切口直接種植所致,屬醫源性種植。本研究結果顯示,盆腔外異位病灶中NF-κB p65表達明顯高於卵巢異位內膜、同期在位內膜,且明顯高於正常內膜(P 卵巢內異症病例中,臨床各期的的表達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rAFS臨床分期無明顯相關性。我們發現,I~II期患者的病灶中亦可存在NF-κB p65的高表達,其原因可能與現行的rAFS 臨床分期僅考慮病灶的大小、深淺,而未考慮到病變的性質有關。在內異症發病初期,主要為紅色病變,位置表淺,但血管生成旺盛,而且其腺體和間質細胞結構功能完整,具有很強的侵襲能力,本研究中1例Ⅱ期患者NF-κB p65表達呈強陽性,該患者術中卵巢囊腫與盆底輕度粘連,但盆腔內可見散在紅色病灶,提示病灶處於生長活躍期,因此NF-κB p65的表達明顯增高。Ramos等[14]研究也表明,腹膜內異症病灶中NF-κB 被活化,其中紅色內異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