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頌光左手抓著楊義,右手抓著楊嬰,雙腳浮地而起,緩慢而悠閑的向青雲城飛去。
楊嬰頭靠著楊頌光的肩頭,臉扭向一邊,嘴角掛著一絲甜甜的微笑。楊義則是不停的東張西望,見到大道上的一些年輕弟子踩著飛劍來來往往,速度或快或慢,不禁流露出羨慕的表情。
不久,三人飛臨一座大山群前。
大山群的當中,有一條經過人工開鑿而成的大峽穀,穀口及穀頂的兩端,各安紮了一個營寨,有上千的兵丁和數十個青雲城弟子在此輪流鎮守。峽穀內的兩壁,雕刻著大量的早負盛名的天兵神將,手持各種神兵利器和仙器法寶,作各種猛撲之狀,其勢之威猛凶悍,令正者敬畏,邪者膽顫,有萬鬼莫敢進的森然殺意。
楊義見之連連咋舌,這青雲城的第一個關口,就是如此的不凡。
穿越峽穀,進入到一片盆地,一眼便望到了那座有淡淡雲霧繚繞的青雲城,雲霧的上端,有亭台樓閣衝破雲霧,點綴在天地之間。再晃眼一看,那雲在城中飄,那城又似在雲中遊,令人無限神往。
楊義驚歎道:“好一個神仙之境。”
這青雲城的中心,有一個從閣樓群裏突兀而起的觀星台,高達三百丈有餘,幾乎與四周的山峰同高,仿若那擎天之柱一般。青雲城之外,是一片靈氣十足的平原,平原之外,是一個環形的大山。大山巍峨挺拔,山巒起伏,共有二十八峰,每座山峰之上,便有一座烽火台,各有兵丁和青雲城弟子在其上把守,俯視著盆地之外的一切異動。
楊頌光帶著楊嬰和楊義一路平地飛行,很快便進了城門,東繞西拐,來到了一座分堂前。
這個分堂,是楊頌光的親傳弟子所在的光明堂。
光明堂有弟子一百多人,都是楊頌光從數十萬弟子當中挑選出來的精英。然而,實際上真正成為楊頌光的親傳弟子的,卻隻有八人,楊嬰是其中的一個,楊義很幸運,由於不平凡的來曆,竟破格的成為了第九個。
楊頌光將楊義交給了他的大弟子陸青,然後帶著楊嬰回了楊府。
這陸青麵色嚴肅,不苟言笑,也不正眼看楊義,帶著楊義穿越了幾個院落,來到一排木屋前停下,然後指給楊義一間簡陋的房間,說了一句“先適應一下”的話,便走了。
楊義的這個房間,離光明堂的大堂比較遠,在光明堂後方的訓練場的右邊角,白天比較喧鬧,晚上則又較為清靜。房間的左右,都是訓練場堆放訓練器械用的保管室,沒有其他任何人居住。房間的後方,是一座小山包,小山包上全是墓葬,有幾棵鬆樹種植其中,每有風起,便發出鬼哭一般的鬆濤之聲,令人毛骨悚然。
進入房間。
楊義環顧一圈,這間屋子非常的簡潔,木床木桌木凳,床上有一套折疊整齊的被褥和幾件青藍色的衣衫,桌上有一盞油燈和幾本書籍,右側有一個沐浴用的大桶,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牆壁上,貼著一些字畫,上麵有三個城主的畫像,與他在楊家村見到的畫像不太一樣。城主畫像旁邊,還有一副畫像,畫像上畫著十八個身穿青火色戰袍的人物,上方題名為“青雲十八傑”,而每一個人物旁邊都標注著一些小字,寫著“血戰堂堂主霍風”、“驚雷堂堂主鄧雷”等等各分堂堂主的大名。
畫像的旁邊,貼著一張兩丈寬的《青雲令》,上有一千三百六十條禁止,一百八十一條必懲,三十六條必殺,其中尤其特重的規定了濫殺無辜者,“淫”人妻女者,弑師者,與邪教魔道有染者,都是特大惡極之徒,必群起而誅之。畫像的另一邊,貼著一張《青雲綱領》,寫著“有魔必除,有惡必懲,有難必解,有道必行,有義必正,縱橫天下,萬古揚名”共二十八個蒼勁的大字,而每一個字,都似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一般,令楊義肅然起敬。
楊義從牆上收回目光,坐到桌邊,把桌上的一本《英雄譜》拿起,翻看起來。
這《英雄譜》,寫著青雲城曆來的城主、堂主以及一些煉神期以上的弟子外出行俠仗義的英雄事跡,不論大小,都記錄在案。楊義對這本《英雄譜》非常的感興趣,看著看著便沉入其中。
“第九代城主楊頌光,於青雲曆九八三年,斬殺了危害一方的血靈教教主‘赤血飛鷹’,於青雲曆九八四年,從鬼帝城營救出九鼎派第三十七代弟子青虛道長……副城主朱歌明,於青雲曆九八二年,剿滅‘嘯北十三狼’,於青雲曆九八三年,剿滅終極殺手組織‘九滴血’,於青雲曆九八三年,與邪劍神‘東方一劍’一起,斬殺邪劍穀的邪帝……副城主劉鼎天,於青雲曆九八三年,斬殺一頭上萬年修為的九頭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