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老齡知識(2)(1 / 3)

▲什麼是老年人的需要?

由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在物質和精神等各個方麵的需要。從一般意義上講,老年人的需要包括:1.基本物質生活需要。老年人身體日趨衰退,逐漸失去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必須保證其基本經濟收入,包括退休金或過去無工作、老來無人供養的老年人從社會獲得的老年福利待遇等。2.醫療保健的需要。老年人病痛多、健康狀況日益惡化,需要經常看病治療或療養。年齡越大對醫療保健的需求越多。3.精神慰籍和生活照顧。由於老年人的閑暇時間增多,加上現代社會代溝和家庭空巢現象嚴重,因而老年人孤獨、精神空虛、感情脆弱;同時,老年人生活的自理能力差,有的甚至失去自理能力,這就需要家庭子女和社會的精神慰藉、生活照顧。4.參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部分低齡健康的老年人,有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有繼續參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應當為老年人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條件,讓老年人發揮餘熱。5.參加學習、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等需要。

部分老人身體尚好,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有益身心健康。

老年人的需要除受生理和心理特點因素所決定外,還受老年人的人生道路、經濟條件、文化結構、閱曆、性格等不同因素的製約,因而不同個體的老年人其具體需要又有較大的差別。

▲什麼是老年人再就業?

老年人在退休後又重新參與社會工作以獲得經濟收入的一種方式。在中國,老年人再就業的方式有:1.參加各項社會服務性勞動和承接簡易加工、整理勞動;2.由企事業單位聘用;3.專業技術谘詢服務;4.創辦經濟實體。

其作用和意義在於:1.維持老年人的經濟地位,減輕社會對老年人的負擔;2.充實精神生活,延長社會生命;3.有利於身心健康,延年益壽;4.為社會解決由人口老齡化而造成的勞動力資源不足;5.發揮餘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老年人再就業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對提高老年人的社會地位也有重要作用。由於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轉換率很高,老年人盡管工作經驗豐富,但適應技術進步、生產結構轉變的能力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劣勢,再就業難度大。這種矛盾不解決,無疑是社會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社會要積極為老年人再就業創造條件,不得有任何歧視。同時,老年人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智力素質,從事力所能及的社會勞動。

▲什麼是老年生物學?

研究生物衰老的現象、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1.各種生物的壽限及其壽命和發育、生殖的關係;2.壽命的遺傳和演化;3.人類壽命與環境的關係;4.研究機體如何衰老變化、衰老的組織變化,尋找衰老的規律;5.衰老的原理與機理;6.探索控製衰老的因素和手段,以達到抗老延壽的目的;7.死亡與臨終:8.老年性生理衛生等。老年生物學的研究領域很廣,主要依靠實驗手段來分析和研究。實驗結果能給老年醫學、老年心理學乃至老年社會學提供依據、資料及信息等。

▲什麼是老年醫學?

研究人類衰老的原因、發展過程、影響壽期的內外因素、人體老年性變化、老年疾病的防治及老年的社會醫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包括老年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及社會醫學等。研究的主要內容有:1.老年病(老年心髒病學、老年神經病學、老年衛生學等)的防治;2.防老抗老的臨床研究;3.長壽的流行病學調查;4.老年衛生(心理、營養、勞動、生活、和康複鍛煉等)。老年人生理機能、病理變化、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保健等方麵均與其他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特點。發展老年醫學對於防止人類過早的衰老,預防治療老年病,組織開展老年人保健事業,使他們健康長壽,安享晚年,繼續為社會發揮餘熱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老年心理學?

研究人類老化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變化規律和老年人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研究的具體內容是由心理學的一般性質決定的。它通過對成年到老年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老年期生理特征和社會環境關係的研究,揭示出老年人心理活動的規律。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1.心理的生物性方麵的表現。即與人的感覺器官以及神經係統的老化有密切聯係的心理功能及其過程的反映,如記憶、感覺、知覺和反應等。2.心理的社會性方麵的表現。即老年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特殊條件及其變化對老年人心理的影響及其關係,如退休、喪偶、經濟困難等社會問題所引起的老年人心理的變化和反應。此外,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特點往往要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從成年到老年的各種行為變化也屬老年心理學的研究內容。